【读书月征文】《老人与海》读后感(严静雯)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至理名言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里的桑迪亚哥说的。正是这句充满哲理的话,带我走进了这位伟大的老人顽强的内心世界,领悟了这本着作中这个“神话”的真谛,在我遭遇困难时给予我前进的勇气和自信。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位老人常年独自海上打鱼,在海上一无所获的第84天后,他钓到了一条大鱼,但是在返回的路上碰到了成群的鲨鱼,老人使出浑身解数和鲨鱼搏斗,鲨鱼把鱼肉都吃完了,只剩下白色的骨架。
这位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这是何等的坚韧,让老人在经历了84次挫败之后,依然出海打渔;这是何等的毅力,让老人与巨大的马林鱼周旋数日,坚持抓住机会;这是何等的勇气,让老人在饥饿的鲨鱼群里保卫自己的成果,宁死也不放弃!就是那一次次打击和挫折,锤炼了老人的铮铮铁骨,造就了这个抨击心灵的不败的神话!
记得有一次我在电视的时候,看到过这样的一幕:那是一个拳击比赛,有一位选手虽然实力不错,但是技巧不足,从来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教练训练(在那个年代,教练都是付费服务),但是他为了孩子的医疗费用参加了地下拳击比赛。最开始几次注定是以失败告终,但是他在和不同的选手持续对抗中,一次次找到拳击对抗的要领,最终他战胜了比赛。好一个桑迪亚哥式的英雄!
前不久,我们康复科收治过一位37岁因脑梗塞术后一个月来进行康复的年轻患者,我们制定了针对他的一系列的治疗,我是他的言语治疗师。他属于混合性失语症,还伴有构音障碍。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只会对我摇手,许久才口齿不清地说了个“乌”。于是我先从最一开始的冰刺激、舌肌训练,再慢慢地到发音训练,接着通过一系列的韵声母发音,如“a、o、e、i”“b、p、m、f”等等。患者看着我的口型听着我的声音来一起纠正错误发音,每次为了说正确而憋得满脸通红、大汗淋漓;为了说得精益求精毫无瑕疵而气喘吁吁、口干舌燥,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漫长枯燥的训练和坚持不懈,他终于可以从“音”到“字”最后到“句”,甚至通过吹气球吹哨子从而改善肺活量了。当患者拉着我的手,吐字清楚地说了句“谢谢严老师,雯雯,辛苦了,明天见”时,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决堤而下。经过这事,更让我懂得了持之以恒,会因为自己的努力和不屈而使自己更加充满自信,我们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精彩!
一个人充满自信,才能勇敢去面对生、老、病、死。因汶川地震失去右腿的励志女孩牛钰戴着假肢参加了2018汶川半程马拉松赛,获得倒数第二名,这当然不算是什么好成绩,但这丝毫掩盖不住她坚持到终点的马拉松精神。其实她可以乘轮椅参赛,那样可能会更轻松些,但她选择了更难的戴假肢参赛,并坚持完赛,去争取胜利,展现出她不屈不挠的坚强和自信。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康复医学科:严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