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征文】市井生活 传统美德 ——《唐宋传奇》断想一二(陈翠颖)

2019-05-22

一年一度芳菲季,又到高医读书月。活动伊始,便琢磨找一本什么样的书籍来读读比较合适——时尚类图书,不读;成功励志类图书,不读;各种明星艺人成长史、发家史及其所谓的心灵寄语类图书,不读……而且,工作生活忙碌,这本书不能够太厚重,不然,大部头著作是难以完成的。

翻看旧书架,找到了一本闲书——《唐宋传奇》,39篇,且多为短篇,300余页,不多;每篇有详细注释,省力。嗯,就读它了。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传奇与唐诗并称唐代文学的两座高峰(宋人洪迈有评:唐人小说不可不熟,小小情事,凄惋欲绝,洵有神遇而不自知者,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宋传奇承继唐传奇,比唐传奇在结构上更紧凑,情节安排上更合理,同时,更注重细节描写与心理刻划,自有其熠熠光辉。每天利用细碎的时间来读,有一些碎片式的感悟。挑出两点感受写出,权作读书结果展示。

(一)市井生活,世俗滋味——人间值得

唐宋传奇,魅力在于传现实之奇。何谓现实之奇?即活在市井的人的故事。读这本小说,可以感受唐宋时的市井世俗生活。像《柳氏传》《李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等篇,男女主人公不论是悲情的还是皆大欢喜的,都是那个时代的市井生活的反映;即便是带有神仙鬼怪成分的《离魂记》《柳毅传》《长恨传》《南柯太守传》等篇,情节看起来虚幻奇异,表现的也都是世俗人的生活、世俗人的性格、世俗人的思想情感、世俗人的心理活动。

“文学即人学”,俗世男女,有劳碌,有喜乐,有幸运,有磨难,情色可想,功名可追……可以说,传的是人间之奇,画的是人性之像。让人不禁感慨:生而为人,古今一也;生而为人,何其幸哉!人间值得。

(二)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濡养灵魂

大家公认,小说的魅力在于情节吸引力、人物感动人、语言感染人。是的,优秀小说一定是故事合理、人物生动、细节传神、文字娴熟等等但除了这些外,要想吸引人,小说的内涵也一定要有丰富的思想性、深刻的教育意义,即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传奇在表现市井的故事,就蕴藏、传承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散发热力和光芒,让人从阅读中,感受到人物身上的诸如仁慈善良、仗义热情、忠诚守信、爱憎分明、勇敢顽强、勤劳智慧等等美德而这些,将“春风化雨”,引导并教化阅读的我们,给与人文精神方面的濡养。

岁月流逝,经典永存。我们并非不知道经典书籍的魅力。只是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信息大流量,曾经的人文类经典,有时候被视作“无用的”或者“见效慢”,便被我们冷落了起来。比如我,每天虽然有阅读,但内容基本是来自各大自媒体平台快餐类文章,而不是原著。

但恰恰是“无用的”书,最为滋养人。顺带提一句,这本《唐宋传奇》是我在十三年前在南京购买的,当时实体书店正红火,随园一带书店散立在南大、南师大周边,每周逛书店是爱书人的必选活动,知名书店先锋、万象等生意不要太红火。不知它们现在命运如何。

宣传科:陈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