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征文】一场行走,更像是内心的救赎(丁华敏)

2019-05-22

自己想看的书籍,大多部分都是看身边的人的阅读书目,再加上关注的公众号,也会推出一些书籍单,像“本月最值得读的10本书”、“不读会后悔的10本书”、“如何学会阅读”等等,来决定自己阅读那些书籍。对于阅读书籍的事情,我感觉很亏欠,因为平时也是不怎么花费时间去读书,但是,个人感觉,把整个人沉浸在书中的情节中,被吸引,又是很好的事情。听说过《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很久了,总是给自己找借口,没时间去读,可是,又总是想知道书里面的内容,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找到这本书的资源,开启了探索哈罗德长途步行之旅的心里路程,并且很期望,可以让自己从中收获些什么。

一封来自奎妮的来信打破了哈罗德每天平凡枯燥的退休工作,20年未见的老友,突如其来的一封告别信,该不该回信,应该怎么办,这些都让哈罗德无法很快就做出决定。当他走过一个又一个邮筒时,我焦急了,寄出一封信就那么难吗?可是后面的故事情节,让我的焦虑变成了对哈罗德的佩服。

有时你会遇到一些人一些事,你不知道他们会给你带来什么,但是可能时机成熟,你就会遇到那么一个人,他会和你说一些话,其实,他只是随口一说,而你认真听进去了,而且也为此付出了行动。

加油站女孩的话,让哈罗德,有了一个所谓的信仰,虽然他从来没有信过任何宗教。但就是那句“人的大脑里有太多的东西我们不明白,但是你想想,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就像是上帝洒下的一束光带领哈罗德做出了他认为对的决定。“请告诉她,哈罗德·弗莱正在来看她的路上。她只要等着就好。我会来救她,知道吗?我会走过去,而她一定要好好活着。”哈罗德开始了行走,他没有做好任何充分的准备,但就是开始了。明明可以搭乘汽车或者火车就可以快速到达的路途,他偏偏就是要步行。走,对,就是走,一个人走,他在边行走边犹豫。从一个满怀信仰,不担心所有事情的一个人走到被媒体报道后被他故事所打动的跟随一群人走再到最后阶段快要奔溃的时刻,向妻子求助的那个孤独的哈罗德的最后一段行走这段路途让他遇到了很多人很多事,这些事给了他更多的思考的机会,也想了很多以前发生的事情。87天,627英里,在这段漫长的路途中有过坚定,但更多的是迷茫,崩溃,我想他的心里一定面临了一场神圣的洗礼。他想到了儿子戴维,他想到了妻子,他想到了奎妮,他想到了他的父母,他想到了更多的以前发生的所有事情。他开始了自身的自责,慢慢他理解了一些事情的发生。在挣扎中寻找温暖的过程中,他忽然意识到有些东西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人的路途,像是在向大家告知他的信仰无比坚定,但在我看来,这更像一场来自内心的救赎。

更多的事情都得到了答案。哈罗德感谢奎妮救过她,为感谢她而行走这段路途;妻子莫琳也在这段时间里,慢慢开始去学着去理解哈罗德对于儿子的爱;奎妮也因这场路途,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支撑下去的力量。看似是哈罗德一个人的朝圣,一个人在行走,其实,大家都在这段路途中,有了成长,有了改变。

还有好多的想法,不知怎么表达,还有更多的意蕴,我没有领会到。可是,在这时,我知道了,有些事,你一味的逃避,不是明智的选择。

神经外科:丁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