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征文】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人间最美是清欢》读后感(张爱华)

2019-05-22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桨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少女时代,一首纳兰性德的《画堂春》,让我从此迷上了《纳兰词》,一直感觉纳兰性德的词里充满了感性,充盈着禅意。读《纳兰词》,若品茶,轻呷一口,唇齿留香,清香自来,令人心旷神怡。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转眼间,已在姑苏度过了十一个春夏秋冬,“人生恰如三月花,倾我一生一世念。来如飞花散似烟,醉里不知年华限。”十一个春秋,和心爱的老公、女儿一路走来,月浅灯深一往而情深。

近日偶然去了社区图书馆,读到了林清玄的散文集《人间最美是清欢》“清淡的欢愉,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林先生对清欢的定义真是字字珠玑,充满了生活的哲理,又恰恰与当下流行的“佛系生活”不谋而合。细细品来,令人拍手称赞。

是啊!清欢是生命的减法,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简单的欢喜,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清欢,可不是《纳兰词》里的“西风多少恨,欢不散眉弯”,也不是诗仙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不同于诗圣的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也不同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点像王国维的“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有点像诗佛王维的"行到水穷处,生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是“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洒脱,更是“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观天上云卷云舒”的淡然。

十一年来与老公一路走来,晴天徒步行走,感受阳光的温暖风的和煦坐着公交车停靠无数站台,领略一路的风景漫步到公园看孩子玩耍,老人健身。那些时刻,我会倍感生命的真实和美好。心若开阔,万事皆明。恰如苏轼在《浣溪沙》中所言:“细雨斜风人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一生一代一双人,愿我们在岁月的长河里,一往而情深,享受这人间最美的清欢。

10A张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