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征文】家居整理术到人生整理观 ——读山下英子《断舍离》有感

2020-05-19

没有良好阅读习惯的我,本只是偶然间的机会拿到这本书,打算随便打发下时间,却在序言就被深深的吸引,有种这书便是为我量身打造,为了拯救我而存在的冲击。

毕业后的5年里,搬了3次家,每一次都无一例外地让我几近崩溃——房间里我所“拥有”的物品越来越多,买买买似乎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超市的促销必囤货,淘宝的双11、双12必剁手,这些折扣和促销往往都不是一些单价很高的物品,所以消费时可能毫无顾虑,甚至会有一种买到就是赚到的错觉,就这样,衣柜慢慢被一些一时兴起贪图折扣却其实并没有很喜欢或者很合身的衣服堆满,也不乏能看到那种大学时候就买的当时很喜欢却一直没舍得扔的旧衬衫,甚至还有为迟迟没有动身减肥的自己准备的S码连衣裙;柜子里充斥着一些每次看到都会觉得以后可能会用到却久久没有用到的小物品,几件没有实际用途但有过些许美好回忆的小礼品,几瓶用了两次觉得不适合自己的护肤品,几个朋友送的不适合也不喜欢的正品包包,几双不是很合脚但还没坏的鞋,抽屉里甚至连外卖的一次性筷子都有好几双……其实每次搬家,都有过要不要扔掉的犹豫,但最后都被我的“节俭”本能打败,然后继续承受可怕的收纳任务,就这样房间逐渐变得拥挤杂乱。

而上面的所有情况无一不被作者所说中,我大概就是书中所说的那种物欲过剩的人吧,书中“断舍离”的概念不难理解,“断”:斩断物欲,“舍:”舍弃废物,“离”:脱离执念。书中把常常无法放手的人分为三类:直接放弃整理的逃避现实型,乐于缅怀过去的执着过往型和总担心以后会用到的忧虑未来型。而当我以为这本书接下来就是要教我怎么整理收纳的时候,才慢慢看懂作者的本意并非如此,她一直在强调,最重要的是物品和人的关系,而关系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物,一步一步的引导,让以为断舍离就是简单的收纳丢弃整理物品的我,转变为开始认真省视我与这些物品的关系,然后再做出块择,而决定选择的时间点便是当下。

书刚看完,我便开始了自己的断舍离之旅,那些旧衣物投进了小区的衣物回收箱,小礼物送给了门口拾荒的奶奶,闲置的除湿机和料理机则在闲鱼转给了需要的人,房间里比之前敞亮了许多。开始控制自己自己的购买欲望,不再去盯着那些非刚需的促销活动。更加难得的是,终于开始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严格自己的选衣。生活也似乎多了几分活力,逐渐明亮起来。现在想想,过去买买买时自诩的“选择恐惧症”,大抵就是没有想清楚我需要什么的贪心罢。对于断舍离,我还在学习和进行中,获益颇多,我想我也会一直做下去,学着把握住当下,能活得更加自在、从容。


检验科:何玟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