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征文】读日本作家匠久《只过必要生活》有感
“能掌握自己的生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全文以这句激励的话语开篇。文章是匠久先生的亲身经历、感悟从而向大众推广的一种简单生活,轻松生活的理念和整理方法。
先生从办公桌、公事包、盥洗室、厨房、衣柜、手机、PC、车内空间等等多处空间,多个方面,讲诉了从繁杂到精简,从拖延到高效,从抑郁到轻松的生活品质和生活品味的变化和提高,从而得到心态的解放,得到生活的放松,得到工作的高效率。
从书中走出,看见我自己的办公桌,竟然跟笔者如出一辙。病历、废纸、期刊、文献七零八落,原本有一个笔筒,以为可以规矩地积攒各种笔,结果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无用物,竟然里面还有一个口腔科应用的挖勺! 电脑、间盘各种电线盘根纠错在一起。简直毫无秩序可言。看完这本书的第一章《桌面上无需放置的》,我把陈年文献、和笔筒扔掉,只留一个红笔和蓝笔;刊物全部归还至图书馆;其他半年未看的书本全部放至抽屉中。顿时,办公桌个人物品所剩无几。电线用束线带扎上仍在屏幕后看不见的地方去。一顿神操作后,我觉得自己曾经学习的6s,真的不是白学的。很实用!
整理的工作是纷杂和细碎的。很喜欢匠久先生的一句话,“整理内衣,整理衣柜的时候,就只想着现在就是要去逃命,你要留着的只是各个季节换洗的衣物。”抱着这个信念,我突然发现,衣柜里竟然还有;两年内从来没有穿过的新衣服,还有生完孩子再也穿不上的裤子,还有上学时的花花裙子……扔掉之后发现,原来爱穿的衣服,舒适的衣服就是自己平时穿的那几件。精简了大部分衣柜,看着清清爽爽,赏心悦目。
儿子的小围栏里,天天下不去脚。图书、玩具、小零食,儿子每天的活动范围内竟然垃圾场一样。孩子还不亦乐乎地爬行期间,乐此不疲地的闹着、笑着。感觉自己很失败,自己的生活一塌糊涂不说,孩子的生活环境也是如此的凌乱。儿子睡熟后,跟孩子爸爸痛下决心,扔扔扔。第二天,儿子看见自己的围栏内,玩具少了,但是都是他的最爱;书本少了,都是儿子会咿咿呀呀会说出来名字的那些……孩子并没有不高兴,我们也觉得很欣慰。
看见了这样的成效,乘胜追击,连续收拾厨房、厕所之后,家里干净,清洁,清爽多了。
人呐,每天一日三餐,每天8小时睡眠。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固定的生活习惯,到底天天能用上多少东西呢。家里、车上、单位,大多数的东西都是不实用甚至用过一次不会再用的东西,但是却占据着空间,时间去打理。我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已经如此之大,空闲时间也是寥寥无几,不要在用纷纷扰扰的杂物打扰心绪,影响生活的质量和品质。与其要时时整理,刻刻分心去看这些碍眼的物质,不如干脆,囤货的时候收收手,避免过分囤积。
《只过必要生活》,给予我生活上的启示,精简,干练,高效。如果有跟我一样不爱整理,却又已经有了想精简的想法的朋友,建议去看一下匠久老师的这本书。找找灵感,然后跟我一样,开始“扔”起!
耳鼻喉科:纪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