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征文】读《假如岁月足够长》有感
愿老去时,仍能做个有趣的人。最近在朋友的推荐下,认识了一位“清淡风”的日本作家——三浦紫苑。她笔下的人物和故事,都是平淡到不能再平淡的,却又能让我们在她的叙述中感受到平平无奇小人物的温情与怡然自得。正如三浦紫苑的小说《假如岁月足够长》,里面描写了两位认识了七十年的老友,政和源。他们是两个住在东京附近临河小镇里的可爱老头,性格不同,经历的人生也不尽相同,也经常拌嘴,完全“不搭”。但也正是因为这种“不搭”被三浦老师描写得多姿多彩,才让我不禁期待如果岁月足够长,我的人生又会怎样。
小说中讲述了从小一起长大的自由潇洒的源二郎和一本正经的有田国政的后半生。是的,只有后半生,书的主角就是这两个年过半百的老头。两人在一起的时间比与家人和老婆相处的时间还要多,他们从战争时代互相搀扶着走到鬓角生出丝丝白发。源看似吊儿郎当,却是真正活透彻活明白的人,他想要的东西自己会争取,不论是守护快要失传的手艺还是娶到钦慕的姑娘,看似漫不经心的人,却是意外地全力以赴在生活。不受世俗的禁锢,把头发染成喜欢的颜色,知道生活中就是需要一些特别的调剂品才不会枯燥,总是给自己和别人找乐子。而政被更多的生活中的小事所烦心,虽然年轻的时候努力挣钱养家,可年轻时没有做到顾家,到老后老伴却去了女儿家,享受到不家的温暖,本来是有家庭的他反倒羡慕起源来。性格截然不同,生活也看似完全无关的这两人,却在三浦老师的细致描写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大概是因为在夜深人静时,他们都对自己以前的生活有或多或少的遗憾与不甘。
源和政,两人年龄加起来都够150岁了,却还是喜欢像小孩子一样拌嘴,在Y小镇上彼此照顾,相互治愈,把友情这种本不牢靠的情感延续了一辈子。这是一种让人很羡慕的关系,让我不禁会想,一个人的“完美人生”到底指什么?轻松的高薪工作?幸福完美的家庭?无忧无虑无所顾忌的生活?也许都不是,而是在短暂的人生岁月中努力生活,珍惜人生接下来的每一天。我也曾反复思考这本书的精彩之处,企图找到它值得被我反复阅读的地方,第三遍合起这本书时,我才恍然明白过来,政和源的平淡生活本身,就是我所关注的全部。正如书中所写的,婚礼与葬礼,伤痛与衰老,重聚与分离,这些都是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稀松平常的事,这其中的很多,都不是我们能用大小道理来顿悟,从而完好无缺地度过的,生活总会在我们的身上留下痕迹,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无能为力与庸常。而对于这些的无意义的,无法加“鸡汤”佐味的“清汤底料”,我们唯一能做的,也只有硬着头皮,挺起胸膛,迎接生活的风暴,或是成为风暴本身。
政和源的日子一如既往的平淡且带着年龄给予的些微苦涩,七十多岁的年纪,两人不知道还能否看见来年河边的樱花,不知道政的外孙女会不会想念自己的外公,不知道能不能看见源的徒弟拥有自己的孩子……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明年的樱花还会开,岁月也足够长,日子也会一天天的努力过下去呀。
愿你我在鬓生华发时,也能如政和源一般,三两挚友伴身旁,不叹岁月不够长。
宣传科:关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