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征文】和善与坚定——《正面管教》读后感

2020-05-27

不知不觉女儿已经五岁半了,回想起女儿刚出生的时候,心里其实又幸福又惶恐。这么一个小天使选择了我,我该如何培养她、教育她呢?脑海里一下子涌现出来的是关于别人的种种信息,甜蜜的,暴躁的,忧伤的,自豪的,恨其不争的,怒其不为的……我对未来是憧憬又茫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我还是很认真去请教别人,不懂不要紧,不耻下问不就行了。有人推荐各种育儿的书,比如哈佛育儿宝典,卡尔威特的教育,哈佛爸爸有话说,成功育儿经……只扫了几眼就让我焦虑了,说的全是早期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是我的职业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对女儿实施早教。就在这个时间,我的好朋友及时推荐了《正面管教》这本书,也给我打开了另一扇家庭教育大门。

正面管教的核心只有两个词:和善和坚定。作者认为,孩子只有在和善、坚定的气氛里,才能培养出有自律、责任感、合作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让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换言之,正面管教是一种可以培养孩子良好品格和能力而且长期有效的教育方法,它能避免过度严厉或娇纵的传统管教方式可能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正面管教”这个教育理念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德雷克斯是阿德勒的学生。这两个人你可能没听说过,但是阿德勒的老师你一定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阿德勒和德雷克斯就已经分别把亲子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室管理方法从欧洲引入到了美国。亲子教育观念主张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强调溺爱和纵容不是正确的鼓励方式。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大人们都应该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来管教孩子。

从整体上看,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主要讲的是概念和方法,后半部分的实践性更强,有很多具体的操作例子。这本书有四个重点内容,其中第一点就是要学习正面管教的方法,首先我们就要明白什么是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严厉也不娇纵的方法。但要想做到这点其实很不容易,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犯错就马上发火了,所以对父母来说,首先就需要正确地对待孩子的错误。有不良行为的孩子不一定是坏孩子,家长们要明白这些行为背后的目的,才能做出合适的应对。明白了孩子错误行为的本质,接下来就要去解决、纠正错误。家长不要只告诉孩子,你别做这个,别做那个,而应该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时候孩子们犯错,其实是因为他们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时候家长如果能给孩子以鼓励,就能消除孩子内心这种失落的感觉,这样孩子就没有做错事的动机了。所以这里划重点了,鼓励是纠正孩子错误行为的最好方法。当然鼓励不是让孩子继续犯错,而是不偏不倚地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鼓励孩子自己去意识到错误,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当然,很多父母也知道不能对孩子太严厉,或者太娇纵,所以他们就经常会在这两种管教方式之间来回摇摆。一开始可能太严厉,然后觉得对不起孩子,就又会变得太娇纵,孩子被宠坏之后又变回太严厉。总之,很多家长为管教孩子的问题伤透了脑筋,所以才需要正面管教。正面管教与其他传统管教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以相互尊重和合作为基础,把和善与坚定融为一体,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作者多次强调,正面管教的基石是和善而坚定,因为“和善”可以表达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坚定”则可以帮助家长维护自己的权威,同时向孩子表明尊重事实的态度。严厉惩罚的管教方法一般都缺少和善,而娇纵的方法一般缺少坚定,所以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和其他管教方法不同的根本所在。

书中还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同样是不做作业,有的孩子就是用不做作业的方式来获取家长的关注,家长可能会感觉到恼怒、着急或者烦恼。还有的孩子不做作业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力时,家长会感觉受到了威胁和挑战,感觉被激怒。还有的孩子不写作业是为了报复家长觉得成绩比他们还重要,家长就很可能感觉受到了伤害,感觉很失望。最后一种情况是孩子不写作业只是因为不懂,产生自卑自暴自弃,家长很可能会感到很无助。总之,家长们可以留心,感受一下自己在面对孩子错误行为时,会有什么感觉,然后通过不同的感觉,就可以大致判断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目的了。

确定了孩子的目的之后,家长们就需要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应对孩子的行为,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对于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比如给孩子安排一个有意义的家务活。对于寻求权力和以报复为目的的孩子,他们的情绪会比较容易激动,但家长要记住,千万不要和孩子吵,要先让双方都有时间冷静下来。家长要明白,就算是自己,也不能强迫孩子做某些事情,要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而对于自暴自弃的孩子,家长要花时间训练,一小步一小步地教给孩子如何做事的方法,肯定孩子任何微小的进步,关注孩子的优点。只要家长们能对症下药,用上面的这些办法来帮助孩子,那孩子们肯定会有很大的进步。不过,作者也说了,如果家长能多点时间陪陪孩子,及时表达出对孩子的爱,是解决所有情况的万能良药。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而父母如何才能做到和善坚定?这也需要父母做好长期修炼的准备了。看淡名利,淡然处之,才能拥有强大的心胸和广阔的格局。

得益于这本书,我现在每次跟我女儿做事情的时候,我会选择先跟她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讲道理,让她自己做决定该怎么处理,而不是我替她做决定。比如她眼睛受伤了需要缝合,我就跟她分析了缝与不缝可能的后果,她自己作出缝合的决定后,她就一声不吭配合我缝合结束。比如她想买什么洋娃娃,我会跟她分析你现在洋娃娃有多少个,你一天最多能跟几个一起玩,她就会说,噢,我现在是有洋娃娃的,我只是忘记了,那就不买了吧。比如她想看电视,我说大人都很忙,没有人一直陪着你帮你搜索电视剧,看的还是你的动画片,你要自己想办法。她就拿出一张纸说,妈妈,把常看的动画片的拼音写下来,我自己搜索。不知不觉,她已经学会了独立思考,独立做事。因为我跟她分析事情的时候,也让她学会了如何去全面地,正面地看待问题,又是如何去处理问题的。

当孩子来到世界上,她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作为父母其实就是陪伴她的成长。在和善、坚定的家庭气氛里,才能培养出他们的自律、责任感、合作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让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

眼科:祝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