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征文】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读《明朝那些事儿》
三年前去走河西走廊,地广人稀,到每个景点都需要乘很长时间的车,我就靠听书打发时间。我就听了王更新播讲的《明朝那些事儿》,被深深地吸引了。在兴趣的推动下,回来买了一套书。可是,工作恢复忙忙碌碌常态,大部头就没勇气拿起,渐渐忘记了。直到春节因为疫情开始,闷在家里又拿起来在读,仍然不出意外地手不释卷,一口气读完。
一直以来,我认为明朝是个伟大的朝代、血性的朝代、严肃的朝代、精彩的朝代。明朝处于封建制度没落的时期王朝,它有很多缺点。但在当时世界上综合实力还是稳居第一的。当时全世界军队集合,10年都耗不过明朝,欧洲还在蒙古统治之下,明将蒙古铁蹄赶出中原,直接把蒙古感到漠北沙漠,郑和下西洋堪比美国航母巡游,戚家军打的倭寇没脾气,郑成功把荷兰人赶回海里收复台湾。与前朝相比,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李自成提出封王便退兵,仍然被拒绝,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刚得不得了。朱元璋崛起于布衣,勤政廉政,建章立典,奠定明朝300年基业,也被清朝效仿,建立锦衣卫,晚年倾轧,朝风严肃。不论是这个开天辟地的朱元璋,还是精明的朱棣,丝毫不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徐达、刘伯温、张居正、于谦、王阳明、朱熹,这个王朝简直灿若星河。《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还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精彩纷呈。
这样的泱泱帝国,在《明朝那些事儿》里,皆被调侃,嬉笑怒骂,豪放不羁,从朱元璋的小名朱重八、到守城妇女使用砖块,被视为拍板儿砖的由来、时不时再用些现代新词,言语诙谐,生动有趣,同时作者对史实态度客观而忠实,不失严谨,对存在争议的往往反复推敲,在读故事的同时,收获了一段有血有肉的历史知识,而且留下了的印象异常深刻,远超过简练到冰凉的通史。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重复和相似,一些人总以为是历史的主宰,却是无形之中按历史规律出演自己的角色,朱元璋如此、张居正如此、东林党如此,阉党也是如此。这些不可一世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娓娓道来,形象丰满而又平淡不惊,最终一切皆为笑谈。也许这就是历史应有的一面,仅此而已却又足够精彩,这也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明朝的那些事儿》,是一本神奇的书,感觉介于通史和小说之间,看完之后,收获了历史知识,又愉悦了心志,夫复何求?
神经外科: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