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心肌梗死同样不能忽视

2019-07-23

7月11日,风和日丽。上午8点,河南洛阳来苏州打工的王某正准备上班,突然出现难以忍受的胸痛,伴有大汗、面色苍白,休息后仍然没有缓解,家人紧急拨打120,将患者送入我院急诊科,经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众所周知,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需要尽快经心导管手术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胸痛中心立即行动起来,启动导管室、穿刺动脉、送入心导管、冠脉造影、支架植入……1个小时后,手术结束,患者胸痛缓解,生命体征平稳。

很多人都会觉得奇怪,急性心肌梗死不是寒冬腊月得的病吗怎么夏天也会得这个病?

心脏中心主任张孝忠教授介绍,急性心肌梗死除了寒冷的冬季高发外,高温、高湿的夏天也容易患这个病。数据显示,夏天温度每升高1℃,心血管患者发病就会增加17.3%。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夏天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重要脏器供血相对减少;二,高温天气,患者情绪易烦躁,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冠状动脉收缩,供血减少,同时心率增快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肌缺血进一步加重;三,夏天出汗多,血液粘稠度增高,容易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那么,心血管病人如何安全度过炎夏呢?做好以下四点,让您轻松一“夏”。

第一,合理饮食,适量补充水分心脑血管病患者在夏季的膳食宜“多汁多彩”,多食用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西红柿等,富含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或绿叶蔬菜,能减轻动脉硬化。适量进食白色食物(如:燕麦粉、燕麦片等)和黑色食物(黑木耳等),能有效降低血黏度和胆固醇。此外,心脑血管患者每日需主动、适时、适量饮水,汗多时还要增加饮水量,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如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进点水,这样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可能。

第二,不急不燥,保持心情平静调查显示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中情绪激动所占比例最高。炎炎烈日、暑气逼人,人们极易产生焦躁情绪或受到外界不良情绪影响,导致情绪不稳定、激动、失控,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作为夏季养生的重要环节,可多听轻松一点的音乐、保持良好心态、随时调节情绪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

起居有节,减少户外活动在夏天,老年人宜静养为主,忌运动过量。许多老人习惯早起晨练,但调查显示早晨6~10点,心脑血管发病高峰时间,因此应尽量避开在这个时间段进行锻炼。与此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外出时穿着浅色、宽松、透气的衣服,戴遮阳帽或撑遮阳伞。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起血管反复收缩和舒张,导致血压变化,产生血液循环障碍,因此要避免温差过大,及时调节室内温度,使其在人体舒适范围内,一般以28℃左右为宜。

按时服药,切勿随意停药心血管病是慢性疾病,大多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有一些老年患者觉得夏天出汗较多,血压不如冬天那样高,就擅自停服心血管病用药,这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突然停药会导致血压、心率“反跳”,引起血压剧烈变化,从而可能导致心血管病发作。心血管病人应该遵照医生嘱咐按时服药,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时予以调整治疗方案,让您安全用药、轻松一“夏”。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特别是老年患者,一旦发生胸闷、胸痛、气急、头晕头痛等症状,一定不要急躁,除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急救药物,可拨打120急救电话

心脏中心:郭祥

:张孝忠

发病时的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