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 心身医学科全员行动

2020-02-03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疫情的持续蔓延,各种新闻报道、实时数据及救援信息让本来紧张的神经变得更加紧张、敏感,面对危及生命的灾难时,大家都可能会出现和平常不一样的心理应激反应。有一些人会无法控制自己的心理应激反应,而出现紧张、焦虑、烦躁、郁闷、无助、绝望、愤怒、抱怨、冲动等情绪和行为。自从123日武汉封城后,这种情况明显增多,经常都有类似的患者前来精神心理科门诊求治。

1月25日上午一位32岁的小伙子来院就诊。他长期居住在苏州,没有去过湖北或其他疫区,因为不慎感冒出现咳嗽、咽喉部不适,经过呼吸科大夫多次诊治,考虑就是一个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但是小伙子就是觉得咳嗽、心里难受,故从呼吸科转诊至精神心理科刘松柏医生的门诊,经过刘医生检查,发现患者有明显的紧张、焦虑、烦躁、兴趣力减退、郁闷及睡眠障碍,行汉密尔顿心理评估、近红外脑功能检查,提示患者存在明确的焦虑和轻度抑郁,精神心理科刘松柏医生就给患者进行疏导,开心理处方,要求患者保持规律的饮食起居,制定作息时间表,适当运动,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宣泄等等。

1月26日早上8国际医学部心身医学科就全员准时集合,召开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个晨会,孙志辉主任重点部署了面对新型肺炎的心理救援的工作任务。率先开通了苏州市首家心理救援危机干预心理热线电话15962433305,并制定了电话接听制度及流程、排班,经过央视新闻客户端、苏州高新区政府网发布后,面向全社会开通,针对疫情恐慌及失眠进行电话咨询指导,并聘请苏州心理卫生协会吴正言教授及德国Ulrich教授作为心理热线的顾问,为大家指导咨询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热线电话开通后,每天从全国各地的咨询来电络绎不绝,有的一位老大爷听说在美国,泡热水澡能对抗新型肺炎,他咨询要用这种方法去澡堂是否可以但是澡堂不开业,又很郁闷。心身医学科孙志辉主任给他做了系列心理疏导,让老人家正确面对疫情,勤洗手、多通风,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等等,最后老人满意地挂了电话。

1月27日下午医务部毛敦部长和国际医学部孙志辉主任做客苏州广播电台“看苏州”节目,指导广大听众做好特殊时期的心理应对1月30日下午孙志辉主任又做客网易蜗牛社群读书会,进行公益科普防疫,教会大家在疫情面前如何冷静处理面临的心理压力……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大灾大难,人们总是会出现一些心理恐慌,作为心理工作者,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挺身而出,履行职责,历尽所能,迎难而上,为广大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心理防线。”孙志辉主任表示

心身医学科:刘松柏

审核:孙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