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消化道支架 架起生命通道

2020-04-30

近日,我院介入科为消化道梗阻患者进行了消化道支架植入术,解除了该患者梗阻症状,不仅提高了其生活质量,更通过重建胃肠营养通道,为其后续治疗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患者陈阿姨今年年初出现皮肤黄染、尿黄、乏力、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到医院一检查,竟然是壶腹部周围癌,并且已失去外科手术的机会。为了缓解病情,陈阿姨在外院接受了PTCD减黄治疗。最近半个月来,陈阿姨开始出现腹胀、进食后恶心、呕吐等症状,发展到最后甚至只能进流质饮食。老人家吃不下饭、喝不下水,人日渐消瘦。

家人把陈阿姨送至我院入住肿瘤科后,肿瘤科团队的医生们立即安排给陈阿姨做了腹部CT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CT检查和消化道造影检查均显示陈阿姨的十二指肠球部以下梗阻。肿瘤科付兆懿主任充分评估过患者病情后表示:陈阿姨的病情已无外科手术的可能,目前主要以缓解症状、延长寿命、提高患者生活的内科姑息治疗为主。为了到达这个目标的关键一步就是保持肠道的通畅,所以眼下只有通过介入手术——十二指肠支架植入术才能获得生机。

介入科蒋保华主任会诊后提出,陈阿姨目前的梗阻症状主要是由壶腹部肿瘤外压所致的恶性狭窄引起的,可以通过十二指肠支架植入,把梗阻的地方“打通”,就可以缓解陈阿姨的症状。介入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创伤小,痛苦少。经过沟通患者家人同意接受十二指肠支架植入手术。

充分的术前评估和术前准备后,4月17号,蒋保华主任为陈阿姨实施了十二指肠支架植入术。术后第四天,复查消化道造影显示,支架膨开良好。术后即可进食流质饮食,经过流质、半流质、软食调整即可进食普通饮食。

介入科蒋保华主任介绍说,胃肠道恶性狭窄常由食管癌、胃癌、小肠癌和结肠癌向腔内生长或管壁浸润所致。患者常因不同部位的消化道梗阻症状就诊。外科手术为解除胃肠道恶性狭窄的首选方法,但不少患者就诊时已处于癌症的中晚期,手术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采用放疗或化疗即使有效,缓解梗阻症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作为姑息性治疗手段的介入治疗,则能迅速解除患者的梗阻症状并重建胃肠道营养通道,为后续的综合治疗作准备。

消化道支架植入术,为不宜或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晚期食管、贲门、十二指肠和结肠恶性狭窄,且引起胃肠道梗阻和内瘘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空肠、回肠恶性狭窄,目前尚难以完成通道重建,必要时也可介入微创的方式置管减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介入科常规开展的食道、肠道支架植入术,为该类患者架起了一座座通向生命的桥梁。


介入科:金磊

审核:蒋保华

术前十二指肠球部以下梗阻            术后复查支架展开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