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鼻孔塞进东西怎么办?专家告诉一个处理技巧
7月1日早晨,一位年轻的妈妈急匆匆地带着两个孩子来到门诊耳鼻喉科就诊。看着她焦急万分的样子,分诊护士立即上前了解情况:原来她两岁多的二宝在吃松子的时候,不小心把松子壳塞进鼻子里,取不出来了。这下可把她急坏了!赶忙抱着孩子来到了医院。分诊护士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这位患儿体征平稳,无呛咳憋闷等不适,便一边安慰着这位母亲,一边告知医生。在取得其他患者同意后,护士安排她们进入诊室提前就诊。
到了诊室,耳鼻喉科医生通过仔细地检查,并未在患儿的鼻腔内看到松子壳,推测可能是孩子不经意间自己喷出来了。原来是虚惊一场!患儿妈妈终于放下心来,连连向耳鼻喉科的医生和护士道谢。
耳鼻喉科主任王鑫教授说,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儿童发生鼻腔异物的情况并不少见。异物如不及时取出,不仅会妨碍鼻腔的通气,而且会使鼻粘膜充血,糜烂,破溃,从而引起鼻出血,流脓涕以及鼻臭等症状。若异物经鼻误入气管,还会有窒息的风险。
那么,一旦发生了这种“意外状况”,家长又该如何处理呢?介绍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在异物进入鼻腔的位置较浅的情况下,年龄较大的儿童可自己压住健侧鼻孔,用力揩鼻,将异物喷出。但对于3岁以下的幼童不宜使用,否则可能将异物吸入,发生窒息。遇到这种情况,还是要及早送医处理。
王主任强调,以下几种情况需要家长特别注意:如果有鼻腔异物擤不出的情况,尤其是圆形异物,切不可自行抠鼻,或用镊子去夹,以防异物越推越深;当尖锐异物刺入时,家长切忌盲目钳夹。这样容易引起小孩烦躁哭闹,不仅会损伤鼻粘膜,且有吸入气道,发生窒息的风险!
所以,为了有效防止孩子发生异物阻塞鼻腔的情况,主要还是得家长做好防护,将危险防范于未然。因此,王鑫教授建议:一,给孩子营造安全玩耍的环境:一些小物件要妥善放好,例如纽扣,电池,小珠子,小拼图等,要放在儿童不易取得的地方;二,加强对孩子的监护:一旦发现孩子有类似把东西塞进鼻腔的举动,应及时制止并予以安全教育;三,家长可以提前学习一些基础的急救知识和技能,遇到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并应急处理。“总之,当宝宝鼻腔内填塞异物的情况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沉着应对,安抚好患儿情绪,并尽快送往医院,请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进行诊治。”王鑫教授提醒道。
门办:程慧佳
审核: 曹闻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