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生命,其实每个人都能做到——我院急救培训走进苏州创新中心
为更好地普及心肺复苏的急救知识和CPR技能,让更多心跳骤停的患者能够在黄金4分钟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6月25日下午1:30,我院对外联络部高键主任、急诊科张浦浦老师,走进苏州创新设计制造中心发展有限公司,为30余家单位的员工进行了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科普和CPR操作技能培训。
在培训现场,张浦浦老师首先介绍了急救经典案例:故事发生在2021年6月13日欧洲杯,丹麦对阵芬兰比赛进行到上半场42分钟左右时,丹麦队员埃里克森,毫无征兆地突然倒地,由于现场球员和队长的迅速反应、予以及时的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加之现场装备齐全的医疗团队,使埃里克森成功从死神手里逃脱的典型案例,强调了对于突发心跳骤停患者,现场及时施救的重要性。张老师还特别强调:研究表明心脏骤停黄金4分钟的抢救成功率可以达到50%,心脏骤停时间每增加1分钟,患者的生存率就下降7%-10%,而且有超过70%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其中有26%发生在公共场所,所以对于每一个公众来说,掌握心脏骤停抢救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在紧急的关头,这一项技能就能将生命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本次讲座中,张浦浦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及生动形象的PPT图片讲解了心跳骤停的判断及抢救流程。对于一般情况下,普通人如果晕厥倒地,施救者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通常在10秒之内)判断患者的意识、心跳和脉搏等情况,如确定心脏停搏了,应尽早实施着重于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抢救环境应确保施救者和患者安全),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使用AED进行快速除颤。心肺复苏胸外按压的频率一般为100-120次/分钟,每按压30次做2次人工呼吸,直至医护人员到场。张老师还特别提醒大家:目前许多大城市的车站、地铁站和大型商厦等公共场所都配备有自动体外除颤仪,对心跳骤停患者尽早进行心肺复苏以及配以快速除颤是至关重要的。自动体外除颤仪的配合使用使心跳骤停患者会有更高的抢救成功率,所以在我们发现心跳骤停的患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应强化公共场所现有自动体外除颤仪的使用。
最后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的实操环节,同样受到了培训者的广泛欢迎。伴随授课老师的耐心讲解与示范,大家均踊跃上前尝试模拟人CPR技能操作演练。
本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员工心肺复苏的公众意识和CPR技能。今后,我院将继续采用多形式对心肺复苏技能知识进行科普,让越来越多的公众掌握保护生命最重要的技术——心肺复苏术,挽救生命。
对外联络部:董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