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关键:31载医路无悔 做患者信赖的“守护者”
平时为人低调、务实、诚恳,但在艰难险重任务面前,主动出击、奋不顾身、勇挑重担,这就是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关键。疫情来袭时,52岁的他率领新冠救治专家组,第一时间进驻隔离病房,一张张值班表,一次次会诊报告,一份份住院病历,记录着关键主任抗疫的日日夜夜。
主动请缨,在生死“战场”上决不后退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生,在这场战争中,我愿意第一个冲上前线,坚守在抗疫第一线!”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这名从医31年、有着28年党龄的老将第一时间向医院请战,坚定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按下鲜红的指印。从那时起,对于关键来说,休息就成了奢侈品。作为医院新冠救治专家组组长,制定完善防控工作方案,反复梳理校验分诊、接诊、会诊救治流程,组建救治梯队,强化培训演练;白天在病房、门诊之间穿梭,晚上经常加班至深夜,还要时不时解答新冠肺炎防控方面的电话咨询,一个晚上只能睡上4-5 小时……这样的高压和紧张状态,他持续了三个多月。
“只要我在,我第一个上!”这是医院建成隔离病房后,关键制定的第一个不成文的规定。2020年2月下旬,隔离病区接诊一位从外地返苏的李女士,在外院被诊断出高度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转至该院。关键第一时间带领新冠专家组成员进入隔离病房,开始临床救治。最终,患者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解除隔离后出院。“作为医生、党员,救死扶伤是我的使命。”关键说。
他患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和过敏性鼻炎数十年,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耳鼻咽喉科专家建议必须尽快手术治疗。但为了不影响工作和疫情防控,他主动放弃了手术治疗方案。连续的超负荷、高强度工作下,他的腰痛经常复发,但依然坚持奋战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中。在关键的带头示范影响下,科室所有医护人员都积极请战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并有5名医护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接受党组织考察。他带领的团队在发热隔离病区诊治近200名住院患者,会诊排查发热门诊20000余人次,没有一例错漏。因工作突出,关键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基层呼吸医师、苏州医者仁心·抗疫英雄、苏州市最美劳动者、高新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躬耕临床,以技术创新焕发科室新动能
推动科室高质量发展,医疗技术是核心。他带领团队勇于创新,开展一系列新技术项目,推动科室诊疗技术快速发展。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内科胸腔镜检查,肺功能系列检测,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经鼻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等新技术落地应用;开展多学科病例讨论,门诊肺结节MDT及AMS,开通呼吸科慢阻肺、哮喘防治微信平台等。2019年带领科室被评为全国PCCM科规范化建设二级医院示范单位,也是江苏省及苏州市首家二级医院示范单位。同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苏州531倍增计划”区域慢阻肺防治中心、苏州高新区临床重点科室,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呼吸专科医联体慢阻肺、呼吸危重症及呼吸康复协作组成员单位。
在助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项能力提升方面,关键积极带领科室专家到基层医联体医院为百姓服务,对狮山、横塘、枫桥等社区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进行基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干预能力项目培训,以及肺功能技能实践能力操作培训,致力于提高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筛查干预能力。
自担任科室主任以来,他始终重视科室人才培养,按照三级综合医院服务指南及呼吸学科医疗服务能力指南要求,进行学科服务能力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培养科室人才梯队和后备力量,促进科室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发展日益壮大,目前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8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3人,其中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6人,在读硕士2人。
妙手仁心,做患者信赖的“守护者”
在同事眼中,关键是一个严谨、专业的科室负责人,是整个团队的“定海神针”;而在患者眼里,他是细心亲切的关主任,又是“救命的关老爷”。
从医以来,关键时刻保持着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每天,他总是早早来到病房查房,仔细询问每一位患者。面对患者,他总能耐心倾听,用最灿烂的微笑温暖和帮助他们。在他的世界里,患者的事永远是天大的事。只要医院和科室有工作需要,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大年夜,他都想尽办法第一时间赶回医院。很多老病人都说,关键就是呼吸病的“克星”:“只要看到了关主任,我的心就定了,他总有办法治好我的病。”
每当看到患者康复出院的那一刻,关键都觉得“这比得到任何一种奖励都要幸福”。
从医31年,关键从一个医学生,到一名初出茅庐小医生,再到一位学科带头人,一路上有披星戴月的艰辛,有被误解的无奈,有对家人疏忽的愧疚,但唯独没有因选择从医的后悔。他深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好医生,就要耐得住清贫和寂寞,扛起坚信,守住初心,而他也将用一生来践行这份初心。“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责任,只有奋发前行,方能无愧于‘共产党员’和‘白衣天使’的神圣称谓。”
宣传科: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