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肿,容易忽略的中老年杀手
日前,一位86岁男性患者因突发头晕不适、走路“刹不住车”找到高山主任,经一番细致的询问、查体后,进行了CT检查,发现该患者左侧颅内现有大量的陈旧性出血,出血量约80ml,血肿已形成压迫导致大脑结构移位,急需手术治疗。
据老人回忆,3周前,他洗澡时因地滑不慎一个趔趄,导致头部轻轻碰撞至墙壁上,当时无头皮损伤、出血,也无明显头痛、头晕症状,所以并未在意,更没有想到去就医。直到几天前突现头晕、走路时身体摇晃不受控制,家属才想到赶紧送医院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家属回忆称:老人平时特别注意养生,也无不良嗜好,以前也无其他慢性疾病,所以很纳闷怎么突然就走路不稳,莫不是发生中风?脑梗啦?
经过全面检查后,最终确定了导致老人突发身体异常的罪魁祸首就是“慢性硬膜下血肿”。通过病情讨论后,最终制定了一套“微创+介入栓塞”的个体化解决方案,也就是在传统微创钻孔血肿引流的基础上,利用介入治疗的手段,同期高选择性栓塞掉出血来源的脑膜中动脉,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患者当日安排了急诊手术,手术非常成功,老人恢复如常,术后家属对治疗非常满意,并送上锦旗表达了感激之情。
据高山主任介绍:随着国家对非机动车辆管控的政策实施,强制戴头盔后,之前屡见的电瓶车等交通事故导致的急性颅脑创伤发生率较前明显下降,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老年患者中“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却日益增多,慢性硬膜下血肿为什么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呢?这与患者自身的大脑的结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会出现萎缩的生理性改变,通常脑表面的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的腔隙会出现扩大,该间隙之间的桥静脉在受到轻微头部外伤、或大脑的快速摇晃等应力下,可引起蛛网膜破裂或桥静脉的破裂出血。因血肿形成缓慢,早期临床上常无特殊症状,发病具有隐匿性,直到血肿增大后产生占位效应,脑组织移位,颅内压升高,才产生行走困难、痴呆、小便失禁,或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情况。常常这些症状被认为是衰老所致,不被重视,未考虑就医,从而错失救治机会。殊不知及时的CT检查和果断手术干预或药物治疗,很小的代价就可以取得很好疗效。我院神经外科,通过微创钻孔引流+介入栓塞复合手段,将“慢性硬膜下血肿”标本兼治,具有微创无痛苦、复发率低、恢复快、花费少等诸多优点,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还可以药物治疗,确实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带来福祉。
神经外科:南玉龙
审核: 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