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胸痛中心成功抢救心脏骤停患者
随着气温降低,心血管急危重症明显增多。11月20日,一位78岁老人就诊我院门诊,然而在等待过程突然出现虚脱,不能站立,血压80/50mmhg。心脏中心医生张小飞迅速做出判断,患者可能是大面积心肌梗死,随时存在心脏骤停的可能,立即全程护送,2分钟内转运至急诊科救治。
刚入急诊科,患者即发生心脏骤停,心电监护提示室速、室颤,急诊科在梅冬兰副主任医师的指挥下,10分钟内完成电除颤、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静脉药物升血压、镇静等抢救措施。心内科李科主任医师迅速赶到,根据心电图以及发病过程,迅速做出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恶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心源性休克、冠心病;5分钟,与家属沟通了病情以及手术安排,在患者九死一生的时刻,家属表示积极配合医生,愿意进行手术治疗。
2分钟内,医生们携带各种抢救设备,患者被迅速转运导管室。李科主任判断,患者病情危重,随时有再次发生心脏骤停的可能,首要任务是置入主动脉内球囊,维持患者血压。果不其然,术中,患者多次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反复多次电除颤后继续手术。冠脉造影显示,患者心脏血管多支病变,并且左主干根部99%狭窄,此为冠脉手术中风险最高的病变。其间,护士长徐重萍带领多名护士参与抢救……经过心脏中心团队共同努力,与死神拉锯战,患者病变血管被成功打通,术中导丝通过时间18分钟,全程手术不到60分钟。术后,患者逐渐恢复意识、自主呼吸恢复、心律血压稳定。随后,在郭祥副主任医师的精心照顾下,患者满心欢喜,康复出院。
张孝忠主任介绍,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最终导致生命终止。全球的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平均约2%、美国约5%,而中国仍然不到1%。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与开始抢救的时间密切相关。心脏骤停1分钟内开始抢救,成功率高达90%以上;4分钟内开始抢救,成功率约60%;8分钟开始抢救,成功率约20%。据最新的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抢救时间的耽误,主要在转运时间和家属做出正确救治选择的时间上。在全国早已推广绿色通道救治机制的今天,仍有各种现实体制问题或多或少影响了采取正确救治措施的时间,尤其是需要急诊手术时。对于这位门诊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每一次转运、每一次决策、每一步操作都至关重要,充分体现了自胸痛中心建设以来,急诊科、心内科、ICU等多科室协作顺畅,心脏中心各位医护人员医术精湛。
心脏中心:郭祥
审核:张孝忠
图1术前冠状动脉造影
图2 支架术后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