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值高危!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这些症状需谨慎
近日,55岁的王女士因双下肢出现广泛密集的紫癜样皮疹,紧急前往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卫主任,快看看,我小腿怎么了,密密麻麻的疹子”。因王女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接诊的卫荣主任医师立即为王女士急查血常规和凝血,结果显示血小板3*10^9/L(正常100-300*10^9/L),考虑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所致,卫主任紧急为王女士办理了入院。
入院后,卫荣主任迅速给患者行输注血小板、激素冲击、生物制剂等治疗。3天后患者血小板回升,5天后王女士的血小板值恢复到正常范围,双下肢皮疹基本消退。出院后遵医嘱服药,定期随诊,目前病情稳定。
什么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卫荣主任介绍,系统性红斑狼疮,一词来源于拉丁文,面部的蝶形红斑仿佛被狼撕咬以后留下的创伤形状,又反复迁延不愈,因而得名“红斑狼疮”,它还有个好听的别名“蝴蝶病”。随着对疾病的认识,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不仅有皮肤的损害,而且还有肾、肺、心脏、关节、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目前该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内分泌、感染、免疫异常、环境因素有关。好发于育龄期女性,20-40岁高发,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7-9,我国患病率为30-70/10万。
出现哪些症状需要警惕系统性红斑狼疮?
1.全身症状:发热、乏力;
2.皮肤症状:面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脱发、口腔溃疡、日光过敏、双手遇冷后变红变紫等;
3. 关节肌肉:肌痛、肌无力、关节疼痛及肿胀;
4. 肾脏:血尿、尿中有泡沫等;
5.中枢神经系统:幻视、幻听、剧烈的头痛、癫痫发作、焦虑抑郁等;
6.呼吸系统:胸闷、气促等症状,不明原因肺间质性病变、肺动脉高压等;
7.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秘;
8血液系统: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出现以上症状,尤其是女性朋友,应高度警惕并及时就医。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生活作息,注意紫外线防护、避免光敏性食物(如芹菜、香菜、香菇等),注重个人卫生。在治疗期间切勿自行减药、停药,以避免病情加重或复发,造成不良后果。密切留意症状变化,如出现症状加重、复发或新发症状,务必及时就医。
卫荣主任最后强调,系统性红斑狼疮虽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患者的预后也不断改善,此病变得不再可怕,大可不必“谈狼色变”。遵照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树立信心,充分认识本病,共同参与到疾病的管理中,与医生携手,战胜病痛!做个快乐的“战狼”美少女。(董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