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高医静疗小组再次为高龄危重患者建立“生命通路”
年过八旬的王爷爷房颤发作,需要立马进行抢救。而护士找遍了两侧手臂,竟然找不到一根可以正常使用的血管。这让医生护士都为了难。
在面对这一紧急挑战时,经验丰富的当班护士吴小月立即向静疗小组发起了护理急会诊请求,静疗小组成员卜希凡在接到会诊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
到达现场后,静疗小组护士卜希凡立即开始评估患者的情况。由于王爷爷的血管状况不佳,传统的穿刺方法可能无法成功,因此决定采用床边B超引导技术。在卜希凡和吴小月的默契配合下,他们精确地完成了中长导管穿刺置管术,确保了后续的药物治疗。
静疗小组组长徐丹护士长介绍:超声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长导管技术,是一种在现代医疗实践中广泛应用的输液技术,它结合了超声成像技术的精确性和外周静脉置管的便捷性。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期输液治疗、药物治疗或需要频繁监测血液参数的患者。通过使用超声设备,护士能够清晰地看到血管的内部结构和周围组织,从而精确地选择最佳的穿刺点和置管路径,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如血栓形成、感染和血管损伤等。它为患者提供了诸多便利:
- 一针化治疗:中长导管可实现7至30天或数月内的一针化治疗,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 保护血管:导管材质采用高级医用硅胶,可保护血管免受药物刺激和损伤,病人再也不用担心挂水的地方疼痛难耐了。
- 维护成本低:与中心静脉导管相比,中长导管的价格更实惠,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
- 不影响日常生活:置管后,患者可进行一般家务和日常活动,提高了生活质量。
静疗小组:卜希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