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晚报:心脑血管病患者 夏季膳食宜“多汁多彩”
8月6日,姑苏晚报报道我院心脏中心主任张孝忠结合季节要求对心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医学科普。
宣传科
【附】原文
心脑血管病患者 夏季膳食宜“多汁多彩”
《姑苏晚报》
2019-08-06 00:00
来苏打工的王先生,前几天突然出现难以忍受的胸痛,家人赶紧拨打120,将他送入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经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该院心脏中心主任张孝忠说,数据显示,夏天温度每升高1℃,心脑血管患者发病就会增加17.3%。
心血管病人安全度夏需要注意四方面。首先是要注意合理膳食,适量补充水分。张孝忠说,心脑血管病患者在夏季的膳食宜“多汁多彩”,多食用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西红柿等,富含胡萝卜素、番茄红素)或绿叶蔬菜,能减轻动脉硬化。适量进食白色食物(如:燕麦粉、燕麦片等)和黑色食物(黑木耳等),能有效降低血黏度和胆固醇。此外,心脑血管患者每日需主动、适时、适量饮水,汗多时还要增加饮水量,尤其是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如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进点水,这样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可能。
第二,保持情绪稳定。暑气逼人,人们极易产生焦躁情绪或受到外界不良情绪影响,导致情绪不稳定、激动、失控,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作为夏季养生的重要环节,可多听轻松一点的音乐、保持良好心态、随时调节情绪,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
第三,起居有节,减少户外活动。在夏天,老年人宜静养为主,忌运动过量。许多老人习惯早起晨练,但调查显示早晨6点至10点,是心脑血管发病高峰时间,因此应尽量避开在这个时间段进行锻炼。与此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外出时穿着浅色、宽松、透气的衣服,戴遮阳帽或撑遮阳伞。温差的急剧变化会引起血管反复收缩和舒张,导致血压变化,产生血液循环障碍,因此要避免温差过大,及时调节室内温度,使其在人体舒适范围内,一般以28℃左右为宜。
第四,按时服药,切勿随意停药。心脑血管病是慢性疾病,大多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有一些老年患者觉得夏天出汗较多,血压不如冬天那样高,就擅自停服心血管病用药,这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突然停药会导致血压、心率“反跳”,引起血压剧烈变化,从而可能导致心血管病发作。心血管病人应该遵照医生嘱咐按时服药。
(郭祥 刘兰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