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报:架起心脏的“桥梁”

2019-08-15


8月14日,城市商报报道我院心脏中心张孝忠教授为患者开展“左束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宣传科

 

【附】原文

架起心脏的桥梁

《城市商报》

2019-08-14 00:00

  本报讯(记者 萧索 通讯员 秦源)日前,69岁的顾好婆心脏电路出现问题,随时可能出现心脏骤停的风险。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张孝忠为顾好婆进行了左束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顾好婆的心脏电路重新恢复了通畅。

  胸闷、憋气活动后呼吸困难

  69岁的顾好婆近期总感到胸闷,活动后还会有明显的喘不上气的感觉。来到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就诊后,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张孝忠介绍,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脏电激动传导过程中,发生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激动传导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使心脏不能正常收缩和泵血。根据阻滞程度不同,可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最严重,心房的激动完全不能传导至心室,心跳非常缓慢。这种情况如果长时间存在,会引起心悸、疲倦、乏力、头晕、晕厥甚至猝死,需要植入起搏器重新连接线路,保证心脏正常跳动。

  70分钟完成微创手术

  心脏左右齐步走

  经过术前准备,在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心导管室内,张孝忠仅耗时70分钟便成功地为顾好婆实施了左束支心脏起搏术。对于症状性心动过缓患者来说,植入心脏起搏器能唤起心脏重新工作,这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张孝忠介绍,心脏起搏治疗起源于半个世纪前,以往的心脏起搏虽然可以解决心动过缓的问题,但由于不是生理性起搏,不是通过心脏传导系统下传激动,因而会人为造成了心室收缩不同步,增加心衰的发生率。而左束支起搏相对于传统起搏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起搏电极可以直接送到心脏传导系统,激动沿束支下传,从而保持左右室收缩同步,真正达到与正常心脏起搏一样的传导和起搏,实现了心脏生理性起搏。

  它能最大限度在保证起搏安全性的基础上保持电同步,避免因心电传导异常引发的心衰等并发症,有效性和稳定性更好。张孝忠介绍,左束支生理性起搏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发展的方向。

  专家介绍

  张孝忠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在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衰等临床诊治及疑难危重心脏病救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能够熟练开展急性心梗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周围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等。截至目前,个人已累积开展心血管介入手术7000余例。

  专家门诊时间:周三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