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援黔日记】“这才是急诊科该有的样子”

2020-06-10

6月9日,名城苏州报道我院第一批援黔医生梅冬兰援黔事迹。


宣传科


【附】原文


【援黔日记】“这才是急诊科该有的样子”

讲述人: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第二批援黔医生 梅冬兰

两个月前,带着医院领导的嘱托和对援黔任务的忐忑,我与伙伴们一起奔赴千里,来到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医院进行对口帮扶工作。

院领导非常重视我们这批帮扶老师,希望我们除了要进行学术专业方面的传教,还要对科室进行全面管理工作,上班第一天,就安排我们全部挂职科室主任、护士长。就这样,我荣幸挂职成为了急诊科主任。我除了开展科主任日常工作外,还负责进行三大中心的建设,确实感到压力很大。

急诊科仪器设备比较缺乏,连基本的呼吸机、复苏仪都没有,更不用说床边超声、血流动力学监测等先进设施,心肺复苏还是全靠医务人员徒手操作。我也发现了一些优势,比如医护人员普遍年轻,求知欲高,朝气蓬勃都特别有干劲,可塑性强。

QQ截图20200609152214.png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这些情况,我制定了一系列培训任务,如每周三固定进行业务学习讲座;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如床边超声、深静脉置管,并把闲置在救护车上的可视喉镜及转运呼吸机运用了起来,同时给予培训;进行危重病患者病情评分,危重病人转运安全的评估,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演练等,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尤其促进他们急诊理念的转变。

结合心肺复苏的最新指南,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等技能和设备培训,有插管病人就给他们机会锻炼,尤其是得到后方科主任凌受毅的支持,提供医院心肺复苏的视频来做对比,大大激励了万医医护人员学习的热情。培训后,他们感叹说:"心肺复苏原来还可以这么做"!

QQ截图20200609152154.png

前天,一位尿毒症晚期的猝死病人被送到抢救室。胸外按压、球囊面罩给氧、开通静脉通路给药、电除颤、气管插管……医护人员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抢救,虽然大家都累得汗流浃背,但是大家感受到了心肺复苏的流畅,万医马主任也不禁感叹:"这才是急诊室该有的样子!"

QQ截图20200609152301.png

回想初到万山区人民医院的当日,就受到万医领导的热情招待,钱院长冒雨亲自到机场接机,到了驻地就发现,大到冰箱、空调等电器用品;小到牙刷、牙膏等洗漱用品;甚至连垃圾袋都为我们准备好了,最令我感动的是两位美女书记还亲手为我们套被单,当时就给自己暗暗鼓劲,一定要好好完成这次使命,不辜负万山人民的热情。两个月过去了,援黔工作过去了一半,我感受到了万山人民的风土人情、也欣赏了万山的秀丽风景,同时也体会到了贫困山区人民生活的不易,缺医少药,在帮扶科室,我与同志们一起,开展了一些具体工作……回头想想,充实而快乐。我坚信,随着大家不断的磨合协助以及相关设备的到位,万医急诊科一定会做得更好!

(来源:名城苏州网) (责编: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