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报:异物塞鼻!你家娃干过这事吗 有意外状况家长这样处理最稳当

2020-07-30

7月29日,城市商报就儿童异物塞鼻话题采访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鑫教授。王主任同时给予了细致健康提示。


宣传科


【附】原文


异物塞鼻!你家娃干过这事吗

有意外状况家长这样处理最稳当

《城市商报》

2020-07-29 00:00

  本报记者 陆八月 通讯员 程慧佳


  日常生活中,小朋友大多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防范意识却不强,因此父母稍不留神看护,便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尤其是孩子鼻腔进异物,虽然常见,但处理不当的话,也会变得异常危险。

  两岁宝宝鼻腔塞进松子壳

  近日,一名两岁多的宝宝在吃松子时,不小心把松子壳塞进了鼻子里,取不出来。由于孩子太小,妈妈也不敢随便帮他取出,为此,她急匆匆地带着孩子来到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就诊。据该院分诊护士仔细观察发现,该患儿体征平稳,无呛咳憋闷等不适,经医生检查后,并未在患儿鼻腔内看到松子壳,推测可能是孩子不经意间自己喷出来了。“还好是虚惊一场,我终于安心了。”患儿妈妈说道。

  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鑫教授表示,日常生活中,儿童发生鼻腔异物的情况并不少见。异物如不及时取出,不仅会妨碍鼻腔的通气,而且会使鼻粘膜充血、糜烂、破溃,从而引起鼻出血,流脓涕以及鼻臭等症状。若异物经鼻误入气管,严重或将造成窒息。

  鼻腔异物千万别用镊子夹

  那么,一旦发生了这种“意外状况”,家长该如何处理呢?王鑫介绍,有一种简单且实用的方法,就是在异物进入鼻腔位置较浅的情况下,年龄较大的儿童可自己压住没有异物一侧的鼻孔,用力揩鼻,将异物喷出。但对于3岁以下的幼童不宜使用,家长需及早送医处理。

  王鑫强调,如果出现鼻腔异物擤不出的情况,尤其是圆形异物,切不可自行抠鼻,或用镊子去夹,以防异物越推越深。此外,当尖锐异物刺入时,家长切忌盲目钳夹,这样容易引起小孩烦躁哭闹,不仅会损伤鼻粘膜,且有吸入气道发生窒息的风险。

  营造安全玩耍环境很重要

  那么,怎么才能有效防止孩子发生异物阻塞鼻腔的情况,将危险防患于未然呢?王鑫建议,家长应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玩耍的环境。纽扣、电池、小珠子、小拼图等一些小物件要妥善放好,不要放在儿童能够轻易取得的地方。同时,加强对孩子的监护,一旦发现孩子有类似把东西塞进鼻腔的举动,应及时制止并予以安全教育。此外,及时发现并应急处理很关键,家长可以提前学习一些基础的急救知识和技能,避免遇到突发情况而不知所措。

  “总之,当宝宝发生鼻腔内填塞异物的情况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沉着应对,安抚好患儿情绪,并尽快送往医院,请专业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进行诊治。”王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