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报:守好治疗时间窗 介入取栓及时救回一命

2020-10-28

10月28日,城市商报报道我院神经内科与介入科通力合作,救治脑梗死患者。马临庆主任进行了健康提示。



宣传科


【附】全文




守好治疗时间窗

介入取栓及时救回一命

《城市商报》2020年10月28日 A04版


  本报讯(记者 陆八月 通讯员 张润娉)近日,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和介入科通力合作,及时为一位脑梗死患者改善大脑供血,让其转危为安。

  据了解,该患者在午睡后突发头晕、行走不稳、右侧肢体乏力,并频繁呕吐,持续了4个多小时,被家人紧急送至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医院急诊随即开通绿色通道,并为其进行了详细检查。随后,经初步评估,该院神经内科医生考虑这是一例在溶栓时间窗内的脑梗死,需立刻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准备溶栓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难题:患者仍有剧烈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提示其存在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是静脉溶栓相对禁忌症,如果积极溶栓治疗,可能会造成患者消化道出血加重,治疗过程中或将出现生命危险。但另一方面,患者在较短的入院时间内已经出现意识模糊、明显眼球活动障碍等加重症状,如不采取积极治疗,也可能造成心跳呼吸骤停的后果。此时,选择何种治疗方式将决定患者的预后。最终,经家属同意,该院神经内科主任马临庆和介入科主任蒋保华决定为患者采取动脉取栓治疗,手术取栓顺利。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治疗时间窗是有效挽救缺血半暗带脑组织的治疗。”马临庆说道。据了解,脑梗死缺血区分为中央坏死区和周围缺血半暗带,坏死区无法挽回,但是如果缺血半暗带在短时间内恢复血供,则脑组织损害可逆转。据悉,目前静脉溶栓时间窗是4.5小时内,动脉取栓时间窗是6小时内。另外,根据组织窗的评估可以延长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的时间。相比保守治疗,静脉溶栓、动脉取栓能及时解决问题,减少病情加重风险,效果显著。近年来,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已常规开展此类治疗,努力为广大患者守护好这扇“窗”。


  小链接


  科室介绍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属于苏州市531工程脑卒中救治中心高新区救治点,柔性引进苏大附一院神经内科方琪教授团队。科室由普通病区、重症病房、运动神经元病病房及神经电生理室(脑电图、肌电图、TCD等)组成。现有医生11名,包括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4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5名、学士4人。学科带头人马临庆留学日本九州大学,并取得博士学位,擅长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等疾病及疑难病例的诊治。

  科室常规开展急慢性头痛、头晕、脑梗死、脑出血、癫痫、脑炎、脊髓炎、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硬化、睡眠障碍、急慢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卒中后抑郁及认知功能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开展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脑电图、肌电图、脑血管造影等,以及脑梗死静脉溶栓、动脉取栓、颅内动脉支架成形及脑血管病一级、二级预防及康复治疗工作。


Copyright © 2020 苏州日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