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晚报:多科室合作 全程规范化管理 为脑血管疾病患者保驾护航

2021-10-14

多科室合作 全程规范化管理

为脑血管疾病患者保驾护航

《姑苏晚报》2021年10月13日 A05版


  本报讯(记者 李静)“生死相救”“妙手仁心”……走进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记者看到走廊两侧的墙面上挂满了康复患者送来的锦旗。近年来,该院神经内科团队紧跟学科发展的最前沿,不断提高科室的核心竞争力,为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可防可治的全程规范化管理服务,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十年前,刚退休的张老伯在社区医院体检时,被查出血压、血脂偏高,随后他一直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服药。近几年,他觉得血压血糖控制得不错,便开始断断续续地服药,饮食也控制得不像以前那样严格了。

  前段时间,张老伯和老伴在散步时,突然觉得头晕、右侧肢体无力,家人赶紧将他送到高新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神经内科医生经检查,发现他发生了脑梗,因发病时间在静脉溶栓时间窗内(4.5小时内),于是立即为他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为了助力患者更好恢复,高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团队将康复治疗关口前移,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患者提供床边康复指导、肢体功能训练等,将康复理念贯穿患者治疗全过程。同时,为了缓解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该院心理科医生还为患者提供了心理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服务。目前张老伯的症状得到了明显好转,已经顺利出院。

  “民众对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基础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偏低,这是导致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病发病率持续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马临庆介绍,“三高”作为脑血管疾病的幕后推手,如果指标长期得不到控制,可能会造成动脉硬化,导致脑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形成脑梗。

  与此同时,马临庆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脑血管疾病逐步向年轻人群靠近,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这些年轻人大多有着不健康生活习惯,长期抽烟酗酒,经常熬夜,缺乏运动,还有部分年轻患者因按摩不慎导致脑梗发生。

  三十多岁的刘女士经常感觉颈部酸痛不适,上个月她在家门口的按摩店做了颈部推拿按摩,回到家后不久,她就开始头晕目眩,很快右侧肢体变得麻木,说话也逐渐含糊不清。高新区人民医院接诊医生立即为刘女士开通绿色救治通道,争分夺秒展开抢救。神经内科医生紧急为她做了脑血管造影,发现其颈内动脉内膜撕裂,出现了颈动脉夹层,导致脑梗发生。经过积极治疗,目前她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为了提高市民的健康意识,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近年来,高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团队定期走进基层社区,开展义诊及健康宣教活动。秋冬季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马临庆建议市民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工作,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合理膳食,坚持运动,“三高”人群还应遵从医嘱,严格控制“三高”。同时,脑梗超早期的黄金救治时间是4.5小时内,市民一旦出现一侧肢体无力麻木、口齿不清、口角歪斜、头晕目眩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为救治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