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报:男子患上复杂室性早搏 心腔内超声技术治“心病”

2021-10-20

男子患上复杂室性早搏

心腔内超声技术治“心病”

《城市商报》2021年10月20日 A04版


  本报讯(记者 陆八月 通讯员 李科)近日,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心内科为患有复杂室性早搏的何先生,在心腔内超声(ICE)的指导下,成功完成了射频消融手术,为他的“心健康”保驾护航。

  48岁的何先生无任何基础疾病,一向身体健康。由于工作繁忙,一年前开始出现间断心悸,多院就诊后,多次动态心电图提示24小时内室性早搏多达26000次,医生明确诊断为频发室性早搏。期间,他接受了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只要一停药便会再次复发,出现心悸症状。一年来,何先生被室性早搏带来的不适困扰,也担心长期服药可能有不良反应,于是在多方打听下,他来到了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希望彻底根治自己的“心病”。

  入院后,再一次24小时心电图显示,何先生24小时内室性早搏20964次。心内科专家经过认真分析,初步判断室性早搏来源于右室间隔,认为可通过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然而这时专家们遇到了一个难题,起源于右室调节束的室性早搏位置特殊,有文献报道在所有不同起源部位的室性早搏中,该类室性早搏的发生率不到3%。最终,经过与上海和北京的心内科专家会诊,大家考虑为右室调节束来源室早。

  由于这一部位的室早比较少见,射频消融相对困难,需心腔内超声支持才有可能成功。心内科主任张孝忠带领团队,运用心腔内超声(ICE)技术,精确定位消融导管的位置在右室间隔部,成功进行了射频消融术。术后,何先生室性早搏完全消失,症状明显改善。

  “心腔内超声技术大大减少X线的使用,减轻辐射对患者的伤害,可适用于孕龄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张孝忠表示,随着心内科开展心腔内超声指导下的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复杂心律失常患者多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能最大程度保证患者安全。

  小链接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是高新区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重点合作科室,包括普通病区、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心导管室、心功能室。现拥有大型DSA、128道生理记录仪、射频消融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IABP)、美国GE公司心脏运动平板系统、日本AND动态血压系统等高端设备。

  学科带头人张孝忠原系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北京307医院)心内科主任、心血管病中心主任,擅长冠心病介入诊治、各种心脏起搏器植入及各种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诊治的工作,已开展心脏介入手术7000余例,具有丰富的手术经验。

  心脏介入治疗是该院心脏中心学科特色,尤其是急诊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技术,与传统操作相比,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另外,该院心脏中心还开展了左束支生理性起搏治疗缓慢心律失常、频发室早射频消融治疗等新技术,能为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