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报:92岁阿婆跌倒后骨折 老年人警惕“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92岁阿婆跌倒后骨折
老年人警惕“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城市商报》2021年11月10日 A04版
本报讯(记者 陆八月 通讯员 王强)老年人的骨头特别脆弱,不小心跌倒就可能发生骨折,92岁的徐阿婆就因重心不稳摔了一跤,发生了左侧股骨颈骨折。好在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骨科为其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术,术后3天,徐阿婆即可在辅助器的帮助下下地行走,目前已顺利出院。
“老年人发生髋关节周围骨折,如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等,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根据相关调查,假如选择保守治疗,1年后将有一半以上的老人面临死亡。”该院骨科专家闫峰博士表示,老年人因骨质疏松、身体机能下降灵活性降低、肌肉保护能力差等原因,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如果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卧床期间还可能有坠积性肺炎、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感染四大并发症,严重时也将危及生命。像徐阿婆这样的情况,平日里身子骨不错,日常出门行走没问题,还可以做些家务活,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
然而,徐阿婆有高血压及心脏疾病,骨折住院期间房颤频繁发作,如果选择传统手术,若受到围手术期麻醉刺激、手术出血及伤口疼痛等,随时可能因突发心脑血管意外有生命危险。根据徐阿婆的情况,闫峰与呼吸科、心内科、ICU、麻醉科等多科进行了会诊,对病情和手术风险做了全面评估,最终决定为她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该手术时间较短、恢复较快,术后早期可下地行走,帮助徐阿婆快速康复。
闫峰提醒,对于骨折的预防应大于治疗。尤其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加快,老年人多患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疾病,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系统治疗,以减少骨折的发生。此外,老年人平时应当注意雨雪天气减少外出,浴室等场所要有防滑垫、防滑鞋,起床及起立时要缓慢,防止直立性低血压等产生跌倒摔伤。当然,即使不慎发生骨折也不要惊慌,及时就医诊治,尽早通过手术恢复行走能力,可降低并发症带来的死亡风险。
小链接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骨科是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上海新华医院与该院重点合作科室,拥有超净化手术室、美国通用公司C型臂X射线机、超声骨刀、JOIMAX椎间孔镜系统,以及骨科专用牵引床、骨折专用碳素手术床、下肢关节持续被动活动仪(CPM)、美敦力脊柱微创通道系统等先进诊疗设备。
现有医生20名,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9名,其中医学博士2名,医学硕士9名。学科带头人刘勇,主任、医学博士,原为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首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多次赴重庆新桥医院学习脊柱微创手术,在河北率先开展椎间孔镜及腰椎融合术(MIS-TliF),在大学附属三级甲等医院从事骨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担任骨科脊柱专业首席医师,精通脊柱微创手术。
该院骨科下设脊柱专业、创伤专业、关节专业三大亚专科,脊柱专业常规开展脊柱微创特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腰椎退变性疾病,并开展各种颈椎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创伤专业常规开展骨盆骨折、脊柱骨折、四肢多发骨折治疗,尤其在微创治疗四肢骨折方面是该院骨科特色;关节专业常规开展肩、肘、髋、膝、踝关节创伤及慢性疾病的治疗,并开展各类髋、膝、肩关节置换手术,及各种关节镜微创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