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集团引力播:腰椎间盘突出症,不想开刀,疼痛科或许可以帮到你
近日,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疼痛科接诊一名七十多岁的老阿姨,其双下肢麻痛20年,近两年逐渐加重。老阿姨平时活动范围局限在家中,哪怕走个一二百米,双腿麻痛得不行,严重限制了出行。家属也跟着着急,带着老阿姨辗转多地求医,医生诊断一致,“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不稳定”,治疗方案大同小异,“开刀手术”,也可以在微创下完成。但老阿姨仍然惧怕、坚定拒绝,家属也担心其年龄大,风险高,不愿意接受。但长期多方求医后,保守治疗仍不见好转,真是愁坏了这一家人。
有朋友推荐,可以到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的疼痛科看看,他周围的很多朋友在那里看过病,疗效很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儿子带着老阿姨找到科室张赢主任。经过详细问诊、查体及阅片,综合分析的结果是:诊断还是那个诊断,并没有特别之处;建议治疗的方案还是那个方案,最好是做“椎间盘摘除加椎体融合术”,这样可以从病因上解决疼痛。家属一听,原本抱着的一线希望,顿时又落空了,不等张主任继续说下去,便焦急地问道,除了手术就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张主任看得出他们焦急的心态,一边安抚,一边解释说,当然,根据病情的实际情况,我们有义务告知您这是医学上的最佳选择。如果不接受这种方法,就目前情况,“经皮腰背根节脉冲射频”进行神经调控或许可以帮到你。治疗后第二天查房,老阿姨难掩喜悦之情,激动地握着张赢主任的手,“我的右腿痛麻消失了,左腿痛麻减轻一半,您让我免受开刀手术之苦,万分感谢。”家属也为阿姨仅接受一次的治疗,就获得这样好的疗效,欣喜不已。经过不到十天的治疗,老阿姨痊愈出院。
张赢主任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纤维环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纤维环就容易部分或完全撕裂。如果是部分撕裂,酸性的髓核液刺激窦椎神经,表现为腰骶部的弥散性酸痛,尤以弯腰久坐后加重为特点,影像学只有核磁共振才能发现,病变的椎间盘含水量下降,部分损伤的纤维环后缘出现“小亮点”。如果是纤维环完全撕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多伴有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无论上述哪种情况的病变,都应该积极治疗,因为撕裂的纤维环几乎不能自愈,突出的髓核自我吸收的概率又极低。这就造成这种慢性疼痛,随时可以急性发作或轻度的疼痛持续存在,长时间的结果就是突出的髓核脱水、硬化、钙化甚至骨化;如果髓核组织流失过多,椎间隙的高度就会下降,椎间关节必然以增生的形式,应对不断增加的重力,关节囊也会变得松弛,椎体不稳也就经常伴发。加之长期的慢性疼痛刺激,促使病变周围组织钙质沉着、骨性增生,最后结果就是椎管、椎间孔狭窄,使原来单纯髓核液化学刺激性疼痛、软性髓核的压迫引起的症状,演变成钙化的髓核、骨性的狭窄对神经的卡压,如果还伴有椎体不稳,更是大大增加了后续的治疗难度,情况越复杂,疗效越难以保证。
再回到前面老阿姨的病情,大抵就是这类疾病经典的演变过程。从病因入手,当然行椎间盘摘除加椎体融合术,是最佳的方案。但哪怕是微创手术,病人仍不能接受的情况下,是不是就没有更好的对症治疗的方法,答案当然不是。针对病变节段椎间盘所累及的神经根,影像引导下,进行精准的神经调控,病人常常会得到满意的疗效。上述老阿姨,就是该院诊治过成百上千病例中的一个普通的例证。
在保守治疗无效的前提下,其实疼痛科可选择的治疗方法还有很多,椎间盘射频热凝术、臭氧减压术、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神经电刺激等,都具有微创精准,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对于高龄、手术风险高的患者,或者不接受常规手术的病人,选择病变节段的神经调控治疗,具有改善神经周围炎性刺激、调节和促进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长时间的大量病例证明,精准、安全,临床效果肯定。(苏报融媒通讯员 王晓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