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的嗅觉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的夏天阳光明媚,鲜花朵朵,大自然的芳香扑鼻而来。走进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芬芳花香,多么让人神往。可是家住在高新区的李女士却体验不了这么美妙的感觉,因为她的嗅觉“失踪了”!近一年,李女士经常鼻塞,流涕,而且嗅觉变得越来越差了。厕所、垃圾桶闻不出来臭,香水、化妆品闻不出来香。这给热爱生活的李女士带来了困扰,再好的饭菜,闻不见香味,慢慢的味觉似乎也变得退化了似的,于是决定去医院找医生问问答案。
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鑫教授在门诊接待了李女士。在认真听完了李女士的病史后,王鑫教授为李女士做了鼻内镜及鼻窦CT的检查。结果发现她的双侧鼻腔里都长出了荔枝样水灵灵的鼻息肉,李女士是得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这种疾病,才使得她的嗅觉“失踪”了!王鑫主任针对她的情况,为她进行了鼻腔冲洗、药物治疗等治疗指导,并建议她用药一周后进行手术治疗。李女士听从了主任的安排,做好术前用药治疗并且进行了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恢复了一段时间,李女士“失踪”的嗅觉又回来了!
那么李女士的嗅觉为什么“失踪”?“失踪”的嗅觉又是怎样“迷途知返”了呢?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我们就要知道,嗅觉的产生过程。
环境中的气味分子随呼吸进入鼻腔的顶部,与分布于嗅上皮的气味受体结合,刺激嗅觉神经元兴奋,通过产生动作电位经嗅神经穿过筛板进入中枢系统的第一“中转站”——嗅球,在嗅球内进行信息转换,最后传入大脑高级中枢形成嗅觉。
嗅觉传导通路
明白了嗅觉的产生和传导过程,大家不免会问哪些因素会导致“嗅觉障碍”呢?医学上,根据病变部位可将嗅觉障碍分为:传导性嗅觉障碍、感觉性嗅觉障碍、神经性嗅觉障碍。其中,感觉性和神经性的嗅觉障碍病变部位常在中枢,也就是脑部发生病变,除了嗅觉障碍,还会有其他的临床表现,比如说头疼头晕,肢体运动不良,或者有颅内感染或者颅脑手术外伤病史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传导性嗅觉障碍,病因有以下几种:鼻腔鼻窦疾病,如鼻窦炎、鼻息肉,过敏性鼻炎,鼻腔鼻窦肿瘤,鼻中隔偏曲等。
如果以上原因引起的传导性嗅觉障碍,我们应该怎么治疗呢?首先,要到正规的耳鼻咽喉专科进行过敏试验、鼻内镜和鼻窦CT的检查,确诊是否真的是患有炎症性及阻塞性疾病。确诊后,才能针对性地治疗。例如,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您就需要规律按疗程的使用鼻喷剂和口服药物及脱敏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您需要通过药物控制炎症后,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解决鼻腔鼻窦的通畅引流才能为嗅觉的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正如李女士一样,双侧的鼻窦炎鼻息肉阻塞了鼻腔气味到达嗅区的通道,通过用药控制鼻腔鼻窦黏膜的炎症,进行鼻内镜下的鼻窦手术解决了鼻腔阻塞问题,打通了气味通向嗅区的通道,这样才使气味上传至嗅区,刺激嗅神经,“失踪”的嗅觉就又得以恢复了!
嗅觉是人类的原始感觉之一,起着识别、报警、增进食欲、影响情绪等作用。人类所接受的各种信息中,90%来自视觉,其次来自听觉,嗅觉所占比例极小,以致于常被人们忽视。其实嗅觉在维持人类正常的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对于追求生活质量的现代人,嗅觉也是体会生活美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次重感冒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导致永久性嗅觉丧失!王鑫主任提醒,如果有鼻塞、流涕、头痛的症状,要及时就诊,不要等到嗅觉消失悔之晚矣!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纪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