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确诊首例胸膜间皮瘤

2020-02-18

211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关键教授团队在影像中心、介入放射科及病理科等多学科协作的支持下,确诊我科首例胸膜间皮瘤,这标志着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胸部肿瘤的诊治水平,尤其是少见病、罕见病的诊治又上新台阶。

患者男性,55,因“咳嗽2月余,加重伴发热、胸闷3周”入院,青年参军时曾有2年矿山工作史。既往体健,患者于2月前受凉先后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未引起重视,其后出现发热及胸闷等,曾当地医院住院就诊,完善血常规及CRP等均显著升高,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多发类圆形结节影,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发热、胸闷等症状无明显好转,病灶吸收不明显。130辗转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当时程文星副主任医师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仔细阅读患者胸部CT等影像学资料及斟酌外院相关诊治经过后,立即完善结核、肿瘤病原学及胸部增强CT等相关检查,并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随后邀请介入科蒋保华主任医师会诊后行CT引导下经皮胸膜穿刺活检术,术后标本得到陈云昭教授病理团队的及时、准确的诊断。经过多科协作,病理及免疫组化考虑上皮样间皮瘤。在接到病理报告第一时间后,程文星副主任医师立即告知患者家属,进行详细的医患沟通,结合PET-CT检查结果,确定以化疗为主的综合诊疗方案,得到患者家属高度评价,并对科室医护人员及医院表示由衷的感谢

据悉,胸膜间皮瘤(MPM)是发生于胸膜的罕见原发性恶性肿瘤,文献报道我国发病率约为16/100万之间,低于国外水平。多数病人在4060岁发病,男性多于女性,此类病人多有石棉接触史及特殊药物使用史,首发症状多为胸痛、咳嗽和气短等,极少数因发热、出汗或关节痛为首发症状。该患者以持续发热为主要症状而就诊,并在我最终得到准确诊断,实属不易。MPM典型表现为患侧持续胸痛、胸闷呼吸困难等,胸腔积液多为血性胸腔积液,约一半以上的病人有大量胸腔积液伴严重气短,无大量胸水者胸痛常较为剧烈,体重减轻常见。影像学检查示胸壁可见多发锯齿样及驼峰样结节。胸膜间皮瘤常隐匿起病,其恶性程度高且早期诊断率低,预后极差,多数患者一经发现即为晚期,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时机。因此,以用药为主的内科综合治疗即为主要治疗举措。目前,内科治疗主要包括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年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致力于提高各疾病的诊治水平,带动科室医疗、教学及科研全面发展。在当前防控新冠病毒感染的关键时期,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关键主任的带领下,冲锋在前,“不忘救死扶伤之初心牢记健康中国之使命”,坚守发热门诊、新冠隔离病区医院核心防控区域力保医院不漏诊一例疑似病例。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一然 程文星

审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