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护服里“成长”的95后 ——骨科护士沈敏的战疫故事

2020-03-04

1月29日至今,我院骨科护士沈敏,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坚守在发热留观隔离病房30天了,并且,她还主动承担接下来一个月的值班。这个看起来柔弱的姑娘,在高风险的防控一线,显示出了不一般的坚韧和刚强,赢得了科室所有人的赞赏。

沈敏是我院骨科病区一名95后护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提前结束了休假,主动申请加入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中。1月29日至今,她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坚守在发热留观隔离病房。

在隔离病房,要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而穿防护服、脱防护服,都是一个极其繁琐的过程,有着严格的流程和规定。穿的过程,一旦掌握了还算顺畅,但也要个10分钟;脱的要求就更高,每脱卸一件装备,都需要手消一次,全程大概需要10次以上的手消,没有20分钟是搞不下来的。

正因为太繁琐,加上为节省防护物资,所以,每穿一次防护服后,她起码要连续工作6个小时。期间,不敢吃东西,不敢喝水,甚至穿上了尿不湿。因为穿着隔离服不透气,防护镜上全是水蒸气,有时候写护理记录都看不清等到诊疗程序结束出来脱下隔离衣时,常常全身都湿透了遇到一些血管特别难穿刺的病人,平时还可以通过手感去摸找准位置,但戴了两层手套,就只能考验是否拥有最扎实的基本功了还有,穿上防护服和防护靴套之后,很难像平时那样迈开步子走路,而只能用小碎步,一天下来,不知不觉10000步以上;口罩压红了鼻子,硌红了耳朵;多次洗手接触消毒液,手上裂开了一个个小口子……两天轮一个班,每班值12小时,不仅负责病人的治疗,还要管他们的吃喝拉撒。工作中不仅身体劳累,心理压力也很大——因为存在着随时面临被感染的风险。

但是,她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她说,当穿好防护装备,拿起治疗盘,就要和病人一起抗击病魔到底,保卫人民生命健康,不感到害怕,也不会退缩;而且,也非常热爱这份有挑战性的工作,它满足了自己对“英雄”的所有幻想;特别是当我们进入到最危险的前线后,来自医院领导、医护同事、亲人朋友给予了我们无数的关怀和问候,给予了我们很多温暖和感动,让我们感到充满无限的力量。在本次换岗中,她本可以退下来休息调整2周,但她却坚决要求继续坚守在当前岗位。“多增加一个人,就增加一份感染的危险。再说,我已积累了在隔离病区工作的丰富经验。”在跟护理部请战时,她这样陈述自己的坚守理由。

有人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裳,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像沈敏一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95后们,虽然很年轻,但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她们逆向而行,无畏无惧,在防护服里“成长”,变得更加成熟,更有担当了。

8B:宋珊珊

审核:刘勇


351b61cdedde37d004ac29aca6bd5d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