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心声】是你成就了你自己!
体验查出肝囊肿已经有二三年了,每年两次去市区大医院复查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没事,自己注意点。排了二三个小时的队伍,和医生交流只有二三分钟。有时还在跟我说话,脸就转到我后面的病人,在喊下一个了。
今年上半年工作上有些累,经常感觉囊肿这有点不舒服。为了节省时间,就在校园附近的高新区人民医院作了检查。因为CT查出来囊肿比较大,就去了介入诊疗门诊询问病情。记得那天我们都戴着口罩,接待我们的是主任医师,听声音四十来岁,一头黑发。他非常耐心地给我讲解病情起因、发展趋势,如何处理及处理的依据等。出于职业习惯,我无论办什么事都要问得清清楚楚,但今天好象都不需要我问,主任都一一回答了。
起初我还在认真听,后来我的思绪就跑开了。听着他耐心的轻声细语,望着他超级的亲和力,我想,对这病情有如此详细的了解,又能如此耐心地讲解,他的手术刀功夫肯定不会差的。
决定就在这家医院手术了,也记下了主任的姓,蒋主任。
自从我准备在高新区人民医院做手术后,知道的人都很惊讶,几乎所有人都劝我去市区大医院,有的还说,没关系我帮你想办法,更有甚者,语重心肠地说:“手术啊,要的是水平,不能凭感觉!”
我知道手术的严肃性,出了医院也上网查了高新区人民医院医生的资质。目前医院医生的水平都得到了普遍提高,主任医师很多都是博士生导师。
信任,有了感性和理性结合,就放心了。
为了不影响教学工作,我选择暑假做手术。
入院的第一天照例是各项检查,到了晚上近7点,主任助手主管金医生来到我的床前,跟我讲解明天手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给了手术成功的很多确定。他细致入微的态度,大大地安慰了我的心。我问他今晚是不是值班,他说不是,他还没下班。看到我疑惑的样子,他笑着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经常这个点还没下班。说完他又转到我旁边的病床跟病友交待手术事项,心里莫名地感动。
第二天一早蒋主任和金医生来查病房,尽管我们还没手术。蒋主任又耐心地把下午要做的手术事项说了一遍,特地关照我,手术过程中哪里有不舒服要马上说,特别是在最后输99%浓度的酒精时,如果有疼痛不要忍,要说。
微创手术不大,但交待一样不少。给我和旁边的病友交待完后,他俩又转到隔壁病房里去了。
躺在CT病床上,右边站着的是手术中的主任。他大气不出一口,口罩下一脸的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的神情。左边是他的助手,除了关注主任需要他做的事外,就是一直看着我,不停地问我感觉怎么样,痛不痛,痛了要说不要忍。
安静的手术室里,躺着安静的我,我一点也不担心,放心地把手术交给了他们。
两个小时左右的手术很快过去了,蒋主任和金医生跟着护理人员,推着我的病床到了病房,仔细交待术后事项又一头扎入下一个手术中。
晚饭过了一段时间,蒋主任和金医生进了病房,穿着白大褂,来到我的病床,询问我的情况。我看了一下手机,7点,天都很黑了,他们刚从手术室做完最后一个手术出来,按常规术后查房。在他们询问了旁边的病友出门时,我衷心地对他们说:“谢谢你们!”他们听到,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高兴地说:“应该是我们感谢你!”
我很不解。
蒋主任走到我床边,欣慰地对我说:“感谢你选择了我们医院,谢谢你相信我们!”
我好感动,很认真地对他说:“自从那次去门诊办咨询你后,我就决定在这个医院做手术。你们的医术水平,你们的耐心讲解给了我很大的信任,排除了很多干扰。术前术后你们非常到位的关心证明了我的选择是对的。如果要说感谢,你们得感谢自己,是你们成就了自己!”
在互相真诚感谢后,他们离开了,转身进了隔壁的病房。我不知这一回访要到几时,晚饭几时吃,家几时回。
术后的第二天一切都很平稳,晚上金医生又来到病房回访。看着他年轻的样子,想着孩子肯定还小。出于职业习惯,问起了孩子的教育。他说,他根本没时间照看孩子,更别说教育。他回到家常常是孩子睡着了,第二天孩子上学他上班,很少有在一起的时间。为了孩子的教育,他们也动足了脑筋,一再地关照老人不要过分宠爱孩子,把孩子交给老人带。他说,对于一名医务人员来说,工作家庭很难兼顾。
看着他走出病房的背影,想着平时总感自己工作很辛苦,真的很惭愧。不接触真不知医生这么辛苦,还承担着生命风险的巨大压力。但就在这样的辛苦和压力下,他们时时刻刻在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成就自己,更成就了所在的大家庭。
出院后的半个月,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一听竟然是金医生打来的。他问我现在的情况怎么样,我愣了一下,轻轻地问,这是医院规定的随访吗?他说,是规定,但更是作为医生他们工作上的需要。因为只有不断地了解病情才能不断地改变和提高医术水平,好的医德也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安慰。
我听了之后默默地在纸上写下了一行短句:是你成就了你自己!
出院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