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光明行,警惕青光眼” ——眼科走进万枫社区义诊

2020-09-30

据报道,白内障和青光眼是名列全球第一、第二大的致盲性眼病。为提高社区居民对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的知晓率;为提高居民爱眼护眼意识,防病于未然,23日下午,我院眼科走进万枫社区服务中心开展中老年人青光眼、白内障筛查义诊活动。

当日下午一点半,义诊开始,活动现场前来问诊的居民络绎不绝,有来咨询的,有来检查的,也有想了解眼科其他疾病的。人数多达80多人。眼科主任周丹博士认真为中老年人进行了青光眼、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的专项检查,耐心地解答他们的问题,并给一些眼部出现异常的居民提出了相关的治疗建议,详细为他们讲解了青光眼的原因、症状、治疗方法等知识,提醒有青光眼家族史的居民,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做好定期检查。细致的检查,贴心的提示,让居民们非常满意,纷纷点赞。

本次义诊,增强了社区居民对于青光眼疾病的认知能力,提高了居民爱眼、护眼意识,让居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来自政府医院的关爱。

                      

眼科:鲍琪

审核:周丹

111_副本.png

 

【附】青光眼小知识

青光眼是会遗传的疾病,如果你有青光眼疾病需要及时治疗,如果没有要做好预防。青光眼也是一种会影响光学神经,而且导致失明的疾病。

根据英国一项新近研究显示,如果你有父母、兄弟姊妹患有青光眼,那么你眼睛发生损害的风险可能是一般人预期风险的4倍。基于这些调查结果,有青光眼病人的儿女和兄弟姊妹最好每两年要做一次眼睛检查。青光眼有多种类型,其遗传方式也各不同:闭角型青光眼,呈现家族聚集性,因而家族史是此种类型青光眼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开角型青光眼和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目前已知至少有8个染色体位点与其发病有关;在先天性青光眼患者中,大约10%的患者有明显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所以,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自己有眼胀、头痛等不正常现象,必须及时到医院检查,并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青光眼家族史,以得到医师及时的诊治。

青光眼发作表现: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是由于眼内房角突然狭窄或关闭,房水不能及时排出,引起房水涨满,眼压急剧升高而造成的。多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占90%,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为1:4,来势凶猛,症状急剧,急性发病前可有一过性或反复多次的小发作,表现为突感雾视、虹视,伴额部疼痛或鼻根部酸胀。发病时前房狭窄或完全关闭,表现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眼痛、畏光、流泪、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结膜充血,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急性发作后可进入视神经持续损害的慢性期,直至视神经遭到严重破坏,视力降至无光感且无法挽回的绝对期

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年龄30岁以上。此型发作一般都有明显的诱因,如情绪激动、视疲劳、用眼及用脑过度、长期失眠、习惯性便秘、妇女在经期,或局部、全身用药不当等均可诱发,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不适、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虹视、头昏痛、失眠、血压升高,休息后可缓解。有的患者无任何症状即可失明,检查时眼压可正常或波动,或不太高,20~30mmhg,眼底早期可正常,此型最易被误诊。如此反复发作,前房角一旦粘连关闭,即可形成暴发型青光眼。早期症状有四种:①经常感觉眼睛疲劳不适。②眼睛常常酸胀,休息之后就会有所缓解。③视物模糊、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④眼睛经常感觉干涩。

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人,25%的患者有家族史,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常是疾病发展到晚期,视功能严重受损时才发觉,患者眼压虽然升高,前房角始终是开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