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慢阻肺,您需要知道这些!

2021-04-20

近日,69岁的陆阿姨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息10余年,加重10天”入院治疗。她和家人本以为是哮喘发作,不料检查发现患有慢阻肺。

陆阿姨于10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咳嗽、咳痰,逐渐出现气喘,呼吸困难,多于冬春季节及受凉后发作,开始时家中自行口服药物对症治疗,近两年频繁发作,反复输液治疗,未规律应用药物及复诊。近10天来,上述症状加重,伴大汗淋漓,腹胀,食欲减退,遂来我院住院治疗。入院后,医生对其完善胸部CT等检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予以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等治疗后,阿姨好转出院。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呢?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关键教授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以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目前面临“知晓率低”“诊断率低”“随访率低”的现状,很多患者没有得到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导致患者死亡率和急性加重的增加,影响患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同时反复就诊增加医疗费用,带来更重的疾病负担。后期因严重缺氧导致全身脏器的衰竭,死亡率较高。

我国有近1亿慢阻肺患者,其在40岁及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3.7%。慢阻肺已位于我国单病种死因排序的第三位。目前很多人在对慢阻肺的认识上存在不足,对慢阻肺高风险人群需要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延缓病情恶化,改善生活质量。

哪些人需要特别警惕?关键教授建议,不妨核对一下自己是否有以下情况:您年龄超过40岁吗?您抽烟吗?您有长期接触烟雾环境(如被动吸烟,工作环境有害粉尘或有害气体,或室内烹饪、取暖过程中燃料燃烧释放的烟雾等)吗?您经常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闷、气喘、抑郁、食欲减退吗?如果有,就应该去医院做相关检查以明确自己的肺功能情况,确定自己是否得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那么,患有慢阻肺该怎么办?关键教授说,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目前,很多患者对慢阻肺治疗存在误区,认为咳嗽、咳痰、喘憋症状加重时去医院就可以了。其实,慢阻肺稳定期的规范治疗至关重要,稳定期有效的治疗可以缓解慢阻肺症状,延缓肺功能下降,减少急性加重,降低病死率。稳定期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氧疗和肺康复等治疗。

慢阻肺急性加重如何预防?慢阻肺病情急性加重,不仅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的症状越来越重,还可能导致肺动脉高压,发展成肺心病。即使重新恢复规律吸药,对身体损害也是无法逆转!“因此,长期规律、规范吸入治疗、呼吸功能锻炼以及适当运动,改善呼吸功能、减少急性加重,以与慢阻肺和平相处。”关教授提示道。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