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瓣膜 让气管切开患者开口说话

2021-11-15

近日,康复科的一位卒中后言语障碍导致“哑口无言”的叔叔经佩戴说话瓣膜等康复治疗后,顺利开口说话了。吴叔叔,74岁,入焦虑异常,愁眉难展这是因为患者由于长期气管切开后无发声、言语障碍,堵管困难,所以导致情绪焦虑。

患者入科后,医技护共同为患者功能障碍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制定了精准康复训练计划方案;药物上根据患者实验室及器械检查选择敏感药物,针对患者气管切开拔管困难、吞咽障碍展开呼吸训练及吞咽训练,同时在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后,为改善患者言语及吞咽困难,建议患者佩戴说话瓣膜。佩戴瓣膜后患者声音响度及言语交流较前明显改善,为患者康复树立信心,经系统康复训练,患者逐步完成去管化,顺利拔出胃管及气管套管。

康复医学科杨颖主任介绍:说话瓣膜是一种单向的通气阀门装置,使用后患者吸气时瓣膜打开,气流可经瓣膜口进入气道,呼气时瓣膜关闭,呼出气流由气道中气管导管周围间隙排出,从而达到呼气末生理性正压恢复,重建喉闭合功能,恢复气切患者发声,同时减少进食误吸风险。

附】相关知识

一,适应症:

1.神志清楚,有恢复言语交流愿望;

2.气管切开后需要吞咽功能训练的患者;

3.不能耐受塞子等堵管患者。

二,操作方法:

1. 床头抬高45度以上,取舒适体位;

2. 给予口腔及气管处、声门下吸痰,防止气囊放气后痰液进入肺部引起感染;

3. 气囊缓慢放气,同时观察患者情况,结束后必要时再次吸痰;

4. 食指拇指固定套管,另一手佩戴说话瓣膜;

5. 要求患者发声,评估气流大小,监测心率、脉氧及患者有无呼吸困难等;

6. 密切关注耐受时间,并做好记录,初次佩戴小于30分钟;并逐步增加佩戴时间。


说话瓣膜的应用不仅能够改善气管患者的言语功能、吞咽功能,同时缓解患者因疾病导致情绪问题,提高康复训练时间利用率及加快康复进程,做到尽早“去管化”,践行康复医学科全面康复管理理念,受到患者广泛好评科室将继续推广说话瓣膜的临床使用,最大程度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为患者达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远期目标。

康复医学科:桑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