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在这里有帕金森防治讲座
每年的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为提高公众对帕金森病的认识,增强对该疾病的防治意识,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近期将举办讲座及咨询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2024年4月10日下午14:00—15:00
地点:姑苏区虎丘街道留园社区居委会活动室
咨询电话:69585154
科室介绍: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是苏州市临床重点专科,是苏州市卒中地图成员单位,由普通病区、重症病房、神经电生理室(脑电图、肌电图、TCD等)组成。
学科带头人马临庆博士留学日本九州大学并取得博士学位,擅长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等疾病的诊治。
科室常规开展脑梗死、脑出血、癫痫、脑炎、急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急慢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卒中后抑郁及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急慢性头痛、头晕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展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发泡实验、脑电图、肌电图、脑血管造影及三维成像、远隔缺血适应技术等;常规开展脑梗死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开展脑血管病一级及二级预防及康复治疗。
【附】健康知识
什么是帕金森?
帕金森病曾被人们称为“沉默的杀手”,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会不断加重,渐渐变得生活不能自理。那么它到底是一种怎样折磨人的病?我们又该怎么识别和治疗?
马临庆博士指出:帕金森病是一种典型的神经元退行性疾病,该病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症状逐渐加重。它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抖、慢、僵、摔”四个方面的运动症状。抖即震颤,约70%的患者以震颤为首发症状,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慢慢发展到其他肢体。震颤在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精神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手部静止性震颤在行走时加重。患者可表现多种形式的运动迟缓,如起立翻身困难,系扣子、穿鞋袜等日常生活均发生障碍。僵表现为肌强直,患者的肢体、躯干、颈部肌肉有明显的肌张力增高,身体表现僵硬。摔表现姿势步态障碍,患者不易维持身体的平衡,稍不平整的路面即有可能跌倒。行走时常常会脚拖着地迈小碎步,越走越快,不易止步。有时候走着走着突然就迈不开步了,双脚像被粘在地上一样。
怎么识别和治疗帕金森病?
马主任解释道,帕金森病虽然目前不能根治,但积极的治疗能帮助早期帕金森患者维持正常的生活和社会功能,也能够帮助晚期帕金森患者尽可能保持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在帕金森的治疗上,最重要的是严格遵医嘱吃药,一定要注意服药时间,并且不要随意调整药物用量。同时,对后期药物疗效减退不能维持正常生活的帕金森病患者,可以选择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尽量减少接触有毒化学物质,适当参与脑力劳动和体力活动。老年人如发现有手抖、动作迟缓等帕金森病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
神经内科:任丽艳
审核:马临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