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急诊团队成功抢救车祸猝死患者
近日,一名因车祸外伤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被120紧急送往高新区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急诊团队成功利用骨髓腔内输液技术为一名重型车祸猝死患者打通了另一条生命通道,为后续的持续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
患者由于长时间的心跳停止,血液循环已经严重衰竭,静脉干瘪,使得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极低。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急诊主任凌受毅迅速做出判断,并果断指挥:“进行骨髓腔内输液!”在凌受毅主任的指挥下,护士长季萍萍带领创伤急救团队迅速行动协助科主任,凌主任凭借娴熟的操作技巧,成功开放了骨髓腔内输液通路。这一关键举措为患者的持续抢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凌受毅主任介绍,骨髓腔输液技术,简称骨内输液技术,是一种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快速建立骨髓腔内血管通路的输液方法。通过特制的骨髓穿刺套管针,医疗团队能够迅速钻入长骨骨髓腔内,并接上输液装置。骨髓腔内的微小静脉网络具有非塌陷性,就像海绵一样能够快速吸收并转运灌注进来的液体到体循环之中。当患者出现循环衰竭时,骨髓腔内的静脉网仍然保持与体循环的连接,并且处于非塌陷状态。因此,它可以作为有效的输液通路。此外,通过骨髓腔输液输入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用药剂量与静脉用药相似。骨髓腔穿刺技术主要用于抢救危重患者,特别是那些无法建立静脉通道而急需迅速建立血管通路的情况。除了一些绝对禁忌症(如穿刺部位骨折、感染、假肢等)和相对禁忌症(如成骨不全、严重骨质疏松等),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几乎适用于所有需要经血管通路补液治疗或药物治疗的患者。与外周静脉通路及中心静脉通路相比,骨髓腔内通路具有操作成功率高、耗时短、易掌握等优势。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急诊抢救中,它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国际和国内专家的广泛共识和认可。
这次成功抢救,不仅展示了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急诊团队高超的医疗技术和应急处理能力,更彰显了他们对患者生命安全的深切关怀和坚定信念。在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
急诊科:陈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