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前沿探索 共享学术盛宴——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护理服务创新模式暨智慧化护理模式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2024-12-12

2024年12月6-7日,由江苏省护理学会主办、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承办,苏州大学和江苏大学协办的“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护理服务创新模式研讨会”暨省继教项目“医院-社区-家庭智慧化护理模式新进展学习班”在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科教楼会议中心圆满落幕。

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石河子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的7位国内权威学者以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市立医院、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的10位知名专家就学术研讨、理论研修、实践分享3个专场进行授课、交流与分享。吸引了来自江苏省五座城市十余所医院及十余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逾150人到场聆听。

在开幕式上,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党委孙康云书记出席本次会议并代表我院领导致欢迎辞,我院护理学科带头人林陶玉博士主持开幕式。孙康云书记详细介绍了医院的概况,就护理的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作了总结,并对本次活动提出了希望。孙书记表示此次会议为医疗卫生机构的护理同仁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会议展示分享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创新技术,可为未来的医院-社区-家庭智慧化护理服务模式提供了创新视角。

华中科技大学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院方鹏骞教授代表与会专家致辞,从学术、创新、社会价值三个方面诠释了本次学术盛会的重要意义。方教授围绕连续性护理服务创新模式与智慧护理融合发展的主题,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护理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开幕式结束之后,进入第一场学术研讨会环节,由苏州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 田利教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护理系党总支书记李萍教授和我院护理部主任张丽主任进行主持。多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协作,对不同创新护理模式的临床热点与争议,抽丝剥茧进行多维度探讨,百家争鸣,真知灼见。

特邀专家方鹏骞教授首先分享了中国护理事业的十大问题,从护理行业的角色与定位、价值体现、人才发展路径等方面深入剖析制约护理行业发展的要素。“我们应积极应对挑战,把握发展机遇,推动护理行业的持续发展,通过加强护理人才培养、拓展服务领域等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方教授说。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护理系党总支书记李萍教授、苏州大学护理学院田利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闵锐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护理学院田翀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护理学院白雪博士、江苏大学医学院护理系系主任罗彩凤教授6位专家围绕“智慧化护理发展现状、人工智能在肿瘤护理领域的应用、中文期刊论文的撰写、基于AI视觉的轻度认知障碍智能筛查系统、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连续性护理服务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发展策略、互联网+护理精准对接社区认知障碍患者”等方面进行专题报告,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增加广大护理同仁对智慧化护理发展的认识,带领护理同仁沉浸式体验智慧化护理系统的开发与实施现状,护理专业和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为打造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浪潮领航者团队打下基础。

 

本次会议第二场为理论研修,由苏州大学附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杨文红和我院护理部主任张丽联合担任主持人,专家提纲挈领钻研理论,条分缕析共筑学科发展基石。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附院护理部副主任钮美娥、苏州大学附附属第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杨文红、本次大会负责人林陶玉、我院护理部主任张丽、苏州市立医院护理部主任杨雪芳围绕“专科护理特色技术的探索与实践、借智慧信息之翼 助护理专业发展、医联体背景下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调查与思考、智慧护理的发展与应用”等主题进行精彩授课,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进行深入分享和解读。授课现场大咖云集,内容精彩纷呈。

 

第三场为实践分享,由我院科护士长丁晔和季萍萍联合担任主持人,我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张丽丽、医学工程处处长李妍、科护士长季萍萍、信息科负责人李曼、内分泌科护士长朱芸五位专家进行精彩授课,从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健康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基于SPD模式的手术耗材精细化管理、院前院内一体化智能系统在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互联网+护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和分享。互联网+护理仅仅是开端,在未来的发展中,需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推动智慧化护理服务的健康发展,为构建更加美好的健康社会贡献力量。

 

 

本次会议主题明确、课程丰富多样、内容实用性强,得到了参会人员的高度评价。会议现场纷呈精彩内容持续涌现,学术气息蔚然成风。此次会议促进省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同仁和国内知名高校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为智慧技术赋能连续性护理提供了多角度的视野与思考,为护理模式的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力量。(王蕊 郭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