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御疾病靠正气,测测您的正气充足吗?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认为正气不足是人体发生疾病的关键。人体的正气主要指:肾脏中所藏的元气、脾胃脏腑化生的水谷精气,以及肺脏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所以人体的正气是否充足,主要看五脏中的肾脏、脾胃、肺脏的正气是否充足。
下面我们就从肾脏开始,测测你肾脏中的正气是否充足?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为气之根。肾脏中的元气是人体最重要、最根本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常我们判断肾脏正气是否充足,主要看如下几个方面:人体的生长发育状况、小便情况、呼吸状态、头发色泽以及精神状态等。如出现小便次数增多、小便急、遗尿、尿失禁;气喘、呼吸急促;头发干枯、须发早白;精神不振、易疲劳、怕冷或怕热明显;以及小儿出现生长发育发育迟缓等,这些都与肾中元气不足有很大关系,是肾气亏虚的表现。
接下来,我们再从脾胃方面来判断一下,您的脾胃之气是否充足?
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的源头所在。脾脏主运化水谷水湿,胃脏主受纳水谷食物。脾胃之气主要运行于人体的中部,是人体气机运行的枢纽。脾胃之气是否充足,一般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判断:如心口窝下方及胃部的感受,身体发育形态、精神状态、饮食及大便情况等。一般,脾胃之气不足往往会出现:心下及胃部胀闷、疼痛;打嗝、嗳气、反酸;体型偏胖或偏瘦、肌肉松弛;精神欠佳、乏力、嗜睡;面色发黄;口气重或口淡无味,胃口欠佳;大便偏稀,易腹泻;严重者还会出现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内脏下垂的症状。如果经常出现上述一些症状,那么则说明脾胃之气存在不足。
最后,我们再来判断一下,您的肺气是否充足?
肺脏主呼吸,肺为气之主,肺脏之气为人体呼吸中最重要的气。肺气是否充足,一般主要从呼吸方面进行判断。肺气不足的病人往往会出现咳嗽、气喘、胸闷以及活动后气短;汗出、怕冷、易感冒等。
此外,判断人体正气的情况除了根据上述一些症状外,还可以根据一些穴位的感受来进行判断。
涌泉穴,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肾气不足的病人可出现涌泉穴、太溪穴抚摸时体表温度偏凉;按压穴位时,酸胀感明显,疼痛感较强。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太溪穴:足内侧,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丰隆穴为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三阴交穴为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脾胃之气充足,则丰隆穴按压饱满、软硬适中、充满弹性,三阴交穴温热适宜。反之,则是脾胃之气不充足的表现。
(丰隆穴: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三阴交:小腿内侧,踝关节上三寸)
中府穴,云门穴为肺经上的重要穴位。肺气不足的病人按压中府穴、云门穴,会表现出明显的疼痛感。
(中府穴:胸部,第一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云门穴:胸部,锁骨下窝凹陷内,前正中线旁开6寸)
最后提示一下,如果您存在上述正气不足的相关表现,请及时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调理与治疗,切勿盲目自行用药。
中医科:贾涵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