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成功完成首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4月20日,在国际医学部、神经内科、ICU共同协作下,消化科成功完成了医院首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
病人是一位运动神经元病(俗称“渐冻人”)患者,年仅48岁。自2017年11月起她开始出现肢体乏力。目前对于该疾病还没有很有效的治疗方法,故虽各大医院积极诊治,但是肌肉无力症状还是逐渐加重,直至瘫痪在床、呼吸无力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近日患者出现经口进食困难,而且按照疾病的发展来说,症状只会一步步加重,所以吃饭是个大问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不能小瞧了吃饭这件事,他能给我们提供每天活动及维持生命需要的能量和各种营养。为了解决长期营养问题,神经内科马临庆主任召集了消化科、国际医学部、神经内科、ICU,在医务科主持下进行了多科术前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为了提高该患者的生活质量,有PEG手术适应症,但需要ICU进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等措施的保障下进行手术。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沟通,家属也积极配合,最终由消化科庄剑波主任主刀,手术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4小时就可以通过造瘘管进食了,保证了营养支持,对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庄剑波主任介绍,经皮内镜下胃造瘘(PEG)是指在胃镜直视下,经皮肤穿刺胃造瘘,是一种微创手术。适应症是长期或终身各种原因不能经口进食者,如各种神经系统疾病、肌病、恶性肿瘤、口腔、颜面、咽、喉大手术、外伤或食道穿孔、食道-气管瘘或各种良恶性肿瘤者等。为了解决长期肠内营养问题,有用鼻饲管方法、外科剖腹胃造瘘术、经皮影像(X线或CT)下胃造瘘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相比而言PEG术微创、胃内直视安全等优点为首选。手术1月后患者还可以洗澡,瘘口在肚皮上较隐蔽,进食方便不影响美观。若导致经口进食原发病已解决,也可以闭合造瘘口。
首例PEG的顺利完成,为病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给患者带来了福音,也标志着医院技术水平越来越好,为解决老百姓病痛的能力越来越强
消化内科:陆雯雯
审核:庄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