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 廖万清院士、G.S.de Hoog 教授加盟我院

2019-05-20

5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廖万清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我院隆重举行。同时,现场还聘请国际著名医学真菌学权威专家G.S.de Hoog 教授为我院客座教授。院士工作站的落户及G.S.de Hoog 教授的加盟,标志着我院以“科教兴院 人才强院”为导向,在引进高级研究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打造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方面迈向了新的高度。下一步,廖万清院士及G.S.de Hoog 教授将以真菌研究为重点,通过技术帮扶、项目指导、团队共建等多方位立体化的深度合作,整合真菌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进而为临床及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疗服务。

紧跟前沿 为患者创造更好的医疗条件

廖万清院士是中国著名皮肤病、真菌病学专家,长期致力于皮肤病与真菌病防治研究,在国内外发现9种新的病原真菌及其引起的疾病类型,其中格特隐球菌ITS C引起脑膜头及胶囊青霉(LiaoWQ-2011)引起肺青霉球的菌种已被美国、荷兰、比利时等国的菌种保藏中心永久保藏,并向全世界有偿供应。承担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病原体威胁感知和监测预警)、国家973、军队、国自然重大/重点等重要课题目20余项。

G.S.de Hoog 教授是国际人类和动物真菌学会(ISHAM)前任主席,从事真菌及医学真菌研究40多年,主要研究真菌的分类、生态学和进化以及对人类宿主可能的适应性。为医院工作人员开设的国际课程《医学真菌学》,在中国和巴西各有出版。担任北京大学医学真菌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上海海军大学长征医院、中科院南京皮研所等单位客座教授。

“两位专家的加盟必将助推医院在苏州地区病原真菌感染的防治以及学科建设工作,为打造国内一流、区域领先、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医学真菌研究中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医院医教研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的提档升级提供新的引擎。”区社会事业局局长周咏梅表示,通过与廖万清院士及G.S.de Hoog 教授的强力合作,加强医院在真菌及微生物方面的研究水平,进而降低真菌的感染率及致死率,为苏州乃至周边地区的患者创造更好的医疗条件。

立体化合作 精尖技术扎根本土

“真菌的学习,对检验、临床医生以及患者非常重要。人体本身就是与微生物相互并存又相互矛盾,我们不断地发现致病菌,挖掘研究新的抗生素,在这个过程中,细菌又不断地发生变异、变化,引发更多的耐药细菌。”苏州市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主委史进方说,通过和廖万清院士G.S.de Hoog 教授的合作,以及举办真菌学习班,帮助临床医生投身最前沿的科研,学习最先进的理念,不断开阔视野,“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更优秀的医生,成为患者更好治疗的基础保障。”

在接下来的七天里,我院还将举办第六届中国-荷兰医学真菌学习班本次学习班由中国菌物学会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苏州市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荷兰真菌多样化研究中心、荷兰拉德堡德大学医学中心联合主办。学习班将由国内外多名真菌学专家联合授课,为临床医生、医学微生物学家、实验室技术人员等提供优质的医学真菌课程。这是我院第二次承办中国-荷兰医学真菌学习班此前,我院检验科已经与廖万清院士及G.S.de Hoog 教授展开项目合作,在致病性和机会性丝状真菌的鉴定、侵袭性真菌临床实验室诊断、抗真菌治疗及体外药敏和耐药性分析等多个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随着廖万清院士工作站的落户及G.S.de Hoog 教授担任客座教授,医院将与两位专家通过研究技术帮扶、项目研究指导、人才团队建设、科研信息共享等方面,形成立体化的深度合作体系将有力加速我院检验科、皮肤科、医学研究中心等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发展,提高研究水平和临床科研实力,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相信在两位专家的带领下,我院的真菌研究将成为高水平的区域研究中心,让苏州及周边地区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院士级”的优质诊疗服务。

据介绍,医院自2018年新院区正式启用以来,积极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战略部署。一方面,医院积极打造人才聚集高地,一年引进省级以上学会委员19名,铸造现代医疗护卫舰,全力保障居民基本医疗;另一方面,医院积极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联盟,建立起全面合作关系,在学科建设、教科研、人员培训、转诊、会诊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同时,医院还选送骨干人员到上海新华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等国内著名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培养高级科研人才。医院将以3年左右时间迈向三级医院为目标,通过分层次的科室共建、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全面合作,让医院的综合管理和医疗服务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建成一个集环境优美、服务优良、技术精湛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

宣传科: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