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线上与时间赛跑 ——我院成功救治一名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
“感谢周素芳主任,感谢产科医护人员,是你们及时救治,细心 ,才让我安全顺利地生下来这个健康宝宝!”上周四,在我院产科病房,已经痊愈并准备出院的危重症产妇李女士感激地对产科医护人员如此说道。
23岁的二胎妈妈李女士,孕39周,因下腹胀痛急诊到我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经过一系列详尽检查,产科医生发现李女士的转氨酶明显高于正常值,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偏低,产科医生综合分析病情,迅速判断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有一种罕见的妊娠期特发疾病,该病非常凶险,与“羊水栓塞”一道被产科界称为“产科死神”的孪生姐妹,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极高,面对如此严峻的病情,产科医生立即汇报妇产科主任周素芳,副主任张芸及医疗总值班,合力抢救患者。与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并告知其凶险程度,家人同意手术。周主任迅速召集了消化科、ICU及肾内科等进行院内多科会诊;随后,立即进行了剖宫产手术,保证母婴安全;术后,给予补充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悬液,积极改善凝血功能,避免产后大出血,同时积极抗感染治疗,激素治疗。经过多学科医护人员精心施治,耐心照顾,李女士的病情逐渐好转。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妊娠晚期特有的致命性少见疾病,又名妊娠期急性黄色肝萎缩,本病起病急而凶险,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一,但死亡率高达80%以上。一般发生在妊娠28-40周,多见于妊娠35周左右的初产妇,但如能做到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婴风险。周主任说:“妊娠期急诊脂肪肝的抢救刻不容缓,多学科联合诊治是此次成功的制胜法宝”。
周主任指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初期多表现为持续性恶心、呕吐、乏力、上腹痛或头痛。发病数天至1周后孕妇出现黄疸。孕妇常伴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也可有一过性多尿和烦渴,继续妊娠病情会继续进展,进一步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低血糖、意识障碍、肾功能衰竭等表现。准妈妈一旦出现上诉症状,应及时就医,切莫延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周主任强调,由于妊娠急性脂肪肝为胎源性疾病,妊娠终止前病情无法缓解,要遵从医师建议尽快终止妊娠,降低母婴风险。
妇产科:张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