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为高龄老人实施胆道支架再建生命通道

2021-05-17

4月26日上午,介入科门诊又上演了温馨的一幕:“真的太感谢蒋主任及高新区人民医院的介入团队了,你们的医术高明,服务暖心,让我的老母亲度过了这次难关。”患者陈阿姨的女儿将印着“妙手回春仁心济世”这几个大字的鲜红锦旗,亲手递到了介入科蒋保华主任的手中。

家住长江社区81岁的陈阿婆,今年过完年后开始觉得食欲不振、厌食油腻,随后家人发现陈阿婆出现全身的皮肤、巩膜黄染及皮肤瘙痒等情况。家人赶紧把陈阿婆送至我院,入住消化科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发现陈阿婆全身发黄的原因是恶性肿瘤压迫胆总管所致的梗阻性黄疸。

蒋主任介绍,胆汁是由脏肝细胞产生的一种消化液,肝脏分泌的胆汁平时储存在胆囊中,进食的时候从胆囊内排出并通过胆总管进入肠道帮助消化。恶性肿瘤体积增大后会压迫胆汁排出的通道,使胆汁瘀滞在肝脏里,导致肝内胆管扩张、压力升高,胆汁通过破裂的小胆管和毛细胆管流入组织间隙和血窦,胆汁中的胆红素反流入血,引起血胆红素增多,产生黄疸。

为了快速改善陈阿婆的胆道梗阻状态、减轻黄疸症状,介入科蒋保华主任为陈阿婆做了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手术(PTCD)——通过体外精确定位后,用一根头发丝粗细的针穿刺肝内胆管,穿刺成功后,通过导丝,将一根引流管放置在胆总管梗阻部位上端,将肝脏内瘀滞的胆汁引流出体外。


胆汁引流出体外虽然解决了黄疸的问题,但是胆汁缺乏时,会妨碍患者正常营养的吸收过程,引起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等状态,这方面的影响对恶性肿瘤患者尤为突出。针对陈阿婆的病情,消化内科组织的多科联合讨论,与会专家们认为陈阿婆高龄,营养状况差,同时伴有肝内多发转移,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欠佳,若侵犯门静脉,为手术绝对禁忌症。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后,陈阿婆目前一般状况虽完全改善,但长期外引流易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所以建议可以考虑行胆道支架植入。

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与准备后,介入科蒋保华主任在原来PTCD外引流的基础上,利用自膨式支架成功为陈阿婆实施了胆道重建——用支架将原本因为恶性肿瘤压迫而闭塞的胆总管撑了起来,重新建立生命的通道。术后,陈阿姨黄疸很快消退了,自己也能吃东西了,精神状态一下子好了很多。

胆道支架植入作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手段,对部分胆管良性狭窄(如术后、放疗后或结石所致狭窄,胆管炎、胰腺炎引起的胆管狭窄,先天性胆管狭窄等)以及失去根治性外科手术机会的胆管恶性狭窄(如胆管癌;肝脏、胆囊、肝门部或胰十二指肠区恶性肿瘤侵犯、压迫胆管造成的狭窄阻塞等),在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治疗、延长生存期方面,有良好的疗效。

介入科: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