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腹泻腹痛便血体重持续减轻 竟是患上“克罗恩病”
金秋十月,雨后微凉,本该是丰收喜悦之季,可26岁的小伙子小陆却高兴不起来,一家人都满面愁容。原来,小陆因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次住院治疗,一周前,他旧病复发,住进了我院消化内科病区治疗,本以为只是患有“溃疡”,医生发现他是“克罗恩病”。
起初,小陆仅是感觉肚子隐隐痛,后来发现解黑色大便,拉血了,头晕没有力气,到医院检查胃镜,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疗一段时间,肚子疼、便血就都可以缓解;但是每当劳累、熬夜、不规律饮食后,便又会出现。就这样反反复复。虽然多次住院,他总认为“溃疡”又犯了,治治就好了,也没怎么担心。但是这次“溃疡”复发连带着新的问题出现了——腹泻,拉稀,大便不成形,偶尔大便里还带有粘液;一天上厕所3-5次,肛门也疼痛了;嘴巴里面溃疡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地长,脸上也长起了脓疮,一月内体重竟持续减轻了近20余斤,瘦得皮包骨头!这时家人们也着急了:按说前阶段一直规范地进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疗,也控制自己不熬夜、规律饮食起居,为什么“溃疡”病不见好,还越来越严重?带着困扰、带着疑问、带着焦虑,小陆在家人陪护下来到我院消化科住院治疗。
消化科主任庄剑波教授对小陆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并指出:针对反复不愈的“溃疡”首先要找原因。有可能“溃疡”是某个疾病的表现,而不单纯是“溃疡”这么简单,如胃泌素瘤、克罗恩、结核等等,尽快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几日后,导致小陆病情的凶手终于查出来了,是“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反复复发、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免疫有关,可累及全消化道的疾病,病变最常累及末端回肠、结肠和肛周。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痛、腹泻、便血等,严重者可有发热及营养不良。根据其累及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可形成腹腔脓肿、内瘘、外瘘等。以前此病较少为人所知,现在发病逐年上升,且多发生在青年人群中,对个人、家庭及社会危害较大。
其治疗方案也因病情轻重程度不同而有多种选择,可应用激素及免疫调节剂、生物制剂等。需要强调的是,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并发症出现,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因为是慢性病,有终身带病倾向,所以必须让患者了解疾病参与诊疗,与医生共同携手才能战胜疾病。”庄剑波教授强调说。
消化内科:甘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