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警惕心血管疾病复发!

2022-02-15

李清照的《声声慢》词中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健康人尚且如此,那么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就更要注意保暖防寒了。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慢性病,很多中老年人在冬季都十分注意养护心脑,但到春天气温回升后,就会放松对疾病的警惕。孰不知早春常见的“倒春寒”威力也不小,刚暖了几天突然又降温,会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冷热交替更容易加剧血管收缩或膨胀,使心血管负荷加重,血压升高,容易发生心血管意外,遭遇心血管的“倒春寒”。

 立春后,我院心血管患者就诊明显增多,急危重症也不少,大多为慢性疾病急性发病就诊。其中,一位40岁出头的男性患者,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一直规律服药;然而一周前凌晨六点突发胸闷、胸痛,持续不能改善,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血管医生会诊后,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立即给予抗栓、扩血管等处理,并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发现心脏的一支大血管闭塞,成功植入支架一枚血管开通,患者症状好转,转危为安。

我院心脏中心主任张孝忠教授介绍说,类似上述的病例并不少,近期我院心血管内科接诊数十位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再次复发加重,有些甚至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早春时节昼夜温差大,乍暖还寒的气候使得一些慢性病容易复发。专家提醒,这个时节,慢性疾病和体质虚弱的人群需特别当心,防患于未然。

张教授建议:一,注意保暖:早春时节因季节交替、气温骤冷会导致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在外出前,要尽量穿暖和一些;二,控制情绪和脾气:目前疫情常态化下,很多老年人只能宅在家里,时间一久,就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甚至会出现脾气暴躁。因此,需要学会修心养性,做一些让自己心情愉快的事情;三,早晨不要过早地运动:许多人都习惯一大早起床后进行户外运动,尤其老年人,醒得早,就会出门锻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早晨的空气虽然比较更新鲜,但是早晨的温度也是一天中较低的时候,而温度过低会导致血管过度收缩,容易引起血压上升。所以中老年人在早晨锻炼的时候,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再锻炼;四,合理降压,及时就诊:高血压患者在平时用药要谨慎,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五,合理清淡饮食:春季饮食应该以清淡、温补为主,避免过度进食。每天要吃充足的水果和新鲜蔬菜,少吃油腻食物,戒烟戒酒。另外,在膳食方面需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

“当中老年人如果出现了头痛头晕和胸闷、血压突然升高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张孝忠教授提醒道。

心脏中心:李  科

审核:张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