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怎么办,规范处理别担心
妊娠到分娩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随着孕周的逐渐推进,越到妊娠中晚期,很多孕妇也开始逐渐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会害怕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比如,突然破水了怎么办,要不要去医院之类,很多孕妈妈对于这些问题仍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如果破水该怎么办的问题吧。
“破水”,顾名思义也就是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 PROM),是指胎膜在临产前发生的自发性破裂,可以分为足月胎膜早破(≥37周)和未足月胎膜早破(<37周)。胎膜早破虽然是围生期常见的并发症,但是它可以导致母儿严重的不良结局,比如宫内感染、胎儿畸形、胎盘早剥、剖宫产率增加、新生儿早产、新生儿肺炎、颅内感染、菌血症、脐带脱垂等。因此,一旦发生胎膜早破,孕妈妈们应当引起重视。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胎膜早破呢?很多孕妈妈觉得只要自己多注意,不磕磕碰碰,就不会破水,这种观点肯定是不对的,胎膜早破的原因有很多,不光有创伤、机械刺激等因素,也有感染因素,如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性感染,支原体感染,还有宫颈内口松弛,羊膜腔压力增高,胎儿先露部与骨盆入口衔接不好,胎膜发育不良,孕妇缺乏铜、锌微量元素等都会导致胎膜早破的发生。
我们怎么知道有没有发生胎膜早破呢?胎膜早破大家普遍会理解为突发的大量羊水流出。但是,如果破裂口比较小、羊水少或宫腔压力不大等情况下,胎膜早破也会难以与漏尿、阴道分泌物多等进行辨别,漏尿是因妊娠晚期胎先露下降压迫到膀胱,从而很多孕妇会出现漏尿现象,而很多孕妈妈因临近预产期,阴道分泌物会变多浸湿内裤,因此才难以区分。那么,孕妈妈们怎么初步判断有没有破水呢?首先,孕妈妈可以尝试收缩肛门,如果液体不再流出来,就说明可能是尿;其次,孕晚期的羊水色清,无味,里面会有一些白色的絮状物,而阴道分泌物则会有点粘稠,一般情况下是无味的或有些腥味,尿液是淡黄色的带有一点刺鼻的氨味;第三,可以用试纸测一下,PH试纸测试以后变成蓝色或绿色,则说明是破水了。当然,最安全的方式,还是立即平躺送至医院,让医生来判断到底有没有破水。
临床上我们也曾见到过26+周的孕妇发生胎膜早破,一开始孕妇以为是阴道分泌物,因为该孕妇的羊水是一阵阵少量流出的,所以也就没有重视,一直持续了2周才来医院就诊,检查后发现羊水已经非常少了,血象很高,考虑已经合并感染存在,最后也就只能引产。而前段时间,我们医院也接收诊治了两例小孕周的胎膜早破,一个是孕20+周,另一个是孕24+周的,都因为发现的及时,来我院后经过积极保胎对症治疗后,均在28周以后分娩,母儿结局都比较良好。因此,如果孕妈妈们自己无法判定究竟有没有破水,那就及时来医院让医生进行检查吧。
很多孕妈妈在破水以后,非常慌乱,不知道该怎么办,尤其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家,更是感到非常无助。那么,如果发生破水了该怎么处理呢?首先,千万别慌,应当就近快速卧床、抬高臀部,且最好选择左侧卧位,因为站立位时羊水会顺着胎膜破口处流出,而胎儿的脐带也会因胎头尚未入盆可能会随着羊水从胎头侧方顺着胎膜破口处滑出,导致非常危险的并发症--脐带脱垂,一旦发生脐带脱垂,脐带因此受到压迫阻断脐血流后,胎儿极有可能会在7-8分钟内死亡。且左侧卧位可减轻子宫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的压迫, 使回心血量增加, 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供应, 有利于羊水的循环, 增加羊水量;其次,就是拨打120,而在等待的过程中,可以准备好产检档案、待产包之类的,保持会阴部清洁、垫上成人纸尿裤,也可以自己数好胎动,注意有没有腹痛、持续时间等情况;第三,在住院后遵从医嘱,减少下床活动,适当进行肢体活动,预防血栓形成。
破水后,孕妈妈们往往还会担心因为羊水流出太多,羊水就会流光了,宝宝在里面也会出现危险情况。其实不然,胎膜破裂后随着羊水的流出,胎头也会随之下降而入盆,胎头下降逐渐与骨盆贴紧后,就如同瓶塞堵住瓶口一样,羊水就不会再往外流出很多了;另一方面,妊娠中晚期羊水的主要来源是胎儿排出的尿液,是可以再生成的,所以,破水后短时间内因为羊水少而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可能性较小。
因此,发生胎膜早破并不可怕,及时做好相关防护措施,等待医护人员到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胎心胎动的变化,注意保持放松的心态、缓解焦虑的情绪,有任何情况发生,及时与医生沟通。
产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