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高医关节外科成功开展首例短柄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
57岁的顾先生在一次外出骑电瓶车时不慎与另一辆电瓶车发生碰撞,导致左髋部剧烈疼痛无法站立,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经医生详细查体并行相关检查显示左侧股骨颈骨折,医生建议行关节置换术,患者家属有点担忧,总觉得这个手术是老年人才做的。闫峰主任耐心且细致的讲解,让顾先生及家人打消了后续的顾虑。
关节外科闫峰主任介绍,对于60岁以下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来说,常规治疗方案倾向于骨折内固定手术,但顾先生的骨折情况特殊,属于头下型骨折并伴严重错位。这种情况如果采用内固定,股骨头发生坏死及骨折不愈合的风险会增高,后期可能会导致需要进行二次翻修手术。患者及其家人了解该手术的方案后,决定放弃内固定,选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确定关节置换方案后,假体选择又成为了另一个关键点,医疗团队决定为顾先生采用短柄假体,为未来预留保障。
常规长柄假体需要切除较多的股骨组织,虽然能解决眼前问题,但考虑到顾先生才57岁,常规关节的使用寿命25年左右,未来很可能需要翻修手术,而翻修手术需要足够的骨量,而短柄假体则通过保留更多的股骨近端骨量,为未来可能的翻修手术留下了宝贵的骨储备,这种手术方式特别适合顾先生这样相对年轻、活动需求高的患者。配合短柄假体,闫峰主任团队选择了陶对陶的关节界面,这种材质具有极高的耐磨性,能够承受顾先生未来近二十年的活动需求,很大程度降低了因颗粒磨损导致假体松动的风险。医疗团队和顾先生及其家人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在他们的积极配合下,顾先生的手术非常成功,术后也恢复迅速。目前,顾先生正在顺利康复中,他对重返正常生活,回归家庭与社会充满了信心。
关节外科闫峰团队始终坚持精准医疗为原则,根据患者具体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手术不仅解决当前问题,更会考虑患者长期的生活质量和未来的手术需求,切实做到了“以人为本”,所以科室口碑逐年上升。
闫峰主任表示:“短柄假体的应用代表了我们手术理念的进步,为患者未来十年、二十年后的生活质量保驾护航。”
科室咨询电话:69585162
供稿:关节外科郎跃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