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警惕!秋冬季节老年人鼻出血高发
9月27日,名城苏州网就秋冬季节老年人高发鼻出血采访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鑫教授。王教授结合案例进行了医学健康科普。
宣传科
【附】全文
警惕!秋冬季节老年人鼻出血高发
时间:2020-09-27 21:34:18 来源:名城苏州网
日前,一位患者因鼻腔反复出血7天,急诊来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就诊,原来竟是鼻腔动脉出血惹的祸。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鑫教授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术为其成功止血。目前患者已顺利出院。
患者丁先生,63岁,右侧鼻腔无诱因反复出血1周,量多不止,自行按压缓解不明显,曾于当地两家医院行“前鼻孔填塞”,也就是在鼻腔里填塞凡士林纱条或膨胀海绵的方法止血。填塞后患者鼻子胀痛难忍,张着嘴呼吸,还时不时地有大量血液由口中吐出,十分痛苦。效果也不佳,这一周来仍然反复出血,家人非常着急,连夜把丁老先生送到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当时丁先生用毛巾捂着鼻子,满手的血。值班医生让他松开手,从右侧的鼻腔里清理出大量的凝血块,又从嘴里又吐出不少。考虑到患者年岁已高,加之反复填塞止血效果不好。值班医生评估有内镜下手术指征,即以“鼻出血(右)”收入院。
入院后,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后,王教授为患者急诊行“鼻内镜探查+鼻腔电凝止血术”。术中发现鼻中隔中段、下段及中鼻甲前端三处活动性出血点!随即在内窥镜下予以电凝止血,随后手术部位填塞止血海绵。王鑫主任仅用30分钟就完成了手术,患者鼻出血成功止住,效果立竿见影。
王教授解释说,该患者多个出血点且出血部位深,出血点难以暴露,如采取传统方法盲填,效果不佳,且填塞物过多易造成患者鼻部疼痛、剧烈头痛、溢泪等不适而难以忍受。内窥镜系统就像耳鼻喉科医生的“第三只眼睛”,鼻腔内的解剖结构可以在鼻内镜系统的屏幕上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找到出血点后配合电凝、微波、低温等离子射频、激光等治疗仪,将血管断端热凝,形成瘢痕,以止住鼻血。鼻内窥镜的应用把鼻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王鑫主任介绍,鼻出血是医院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特别是干燥时节,每天都会遇上几例出血较多的病人。老百姓碰到鼻出血这一紧急情况,大多数人都会很紧张,在初步处理上难免会有不科学、不讲究的的地方。常见的不当或错误行为,譬如仰着头,频繁地通过吞咽把血液咽进肚子里;仅仅鼻孔塞个小棉球或纸团;额头扑冷水、抬高胳膊等,这些都是不当或错误的止血方法。
正确的做法是:一,保持冷静。过度紧张会使血压升高,进而导致出血量增加,保持冷静相对平和的头脑是第一要务;二,稍微低头。因为鼻腔是人体主要呼吸器官,它不是一个死胡同儿,前面是前鼻孔,后面是后鼻孔,后接鼻咽部,再向下与咽喉相连通。如果出血时仰着头,血液会由于重力向后流进咽喉,进而呛入气管或吞入食道,这样不利于呼吸和观察出血量,所以出血时要稍微低头;三,局部压迫。要用拇指和食指自鼻翼两侧向中间进行一定力量的压迫,就是捏鼻子。因为从解剖上说,鼻腔有丰富的血管网,又以前部黎氏区和后部静脉丛尤为密集,这也是常见的出血部位。通过外部指压,可以压迫可能的出血血管,减少出血。
如果上述合理的初步处理实施完,鼻子出血仍然难以有效控制,特别是老年人群常见的鼻腔后部出血,出血更是难以自行控制,这就需要把病人马上运至医院,找耳鼻喉科专科医生来帮忙。
“秋冬季节是老年人鼻出血的好发季节,这和气候干燥、老年人血压容易出现波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所以,秋冬季节节,老人卧室应该注意保湿,注意血压的变化。如果连续几天出现鼻出血、常规鼻腔填塞无法控制的话,很有可能是鼻腔隐蔽位置的动脉破裂,需要进行鼻内镜下的探查止血手术,越早越好。鼻腔出血可轻可重,老年人体质不如年轻人,一旦出现严重鼻出血,容易有危险,需要比年轻人更加重视。”王教授提醒道。
责编:熊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