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报:啥?孕产妇易得痔疮 备孕期别忘检查这个“小毛病”
本报记者 陆八月
一说起和女性相关的疾病,大家很容易想到宫颈癌、乳腺癌、盆底功能障碍等妇科常见病。事实上,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毛病”同样困扰着女性,它就是痔疮。而孕产妇更是高发人群,甚至由于孕期用药受限,更易受痔疮折磨。今天是“三八”国际妇女节,记者采访了肛肠科专家,让我们一起关注女性健康。
怀孕是额外触发条件?
“俗话说‘十人九痔’,痔疮的发病率非常高,其中男性患病率比女性要高,但由于孕产妇妊娠、分娩期间治疗有限,确实比一般群体更困扰。”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汤灵娇介绍,虽然很多人将痔疮形容成“肉球”,但其实,它是一个“血管团”。由于患者蹲厕用力、便秘、久坐久站等原因,导致肛管或直肠下段的静脉处于充血状态,最终产生了痔疮。对于女性来讲,怀孕相当于给痔疮创造了一个额外的发病条件。
汤灵娇表示,怀孕过程中,随着胎儿逐渐长大,腹腔压力也随之增大,造成致肛门直肠静脉回流不畅,容易形成痔静脉曲张,从而诱发或加重痔疮。到了孕后期,孕妈很容易都会便秘。便秘可诱发内痔出血、外痔发炎血栓形成疼痛、肛裂疼痛出血。到了生产时,顺产的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发力产下胎儿的这一行为更易导致痔疮急性发作。不过,即使是剖宫产,受激素影响,身体水肿同样也会加重痔疮。
肛肠科门诊,经常有大腹便便的孕妇前来就诊。一位怀孕7个月的孕妇告诉记者,怀孕后她没少为痔疮发愁。现在只要上厕所一用力,肛门处就会有“肉球”突出,尽管睡一觉后会好,但下一次大便时又会出现。“总是反反复复,孕期又不能乱用药,反正蛮困扰的。”她说道。“如果孕妇有了痔疮问题,只要不痛、不出血,一般都采用保守治疗,毕竟当下最重要的还是平稳度过孕期。”汤灵娇说道。
备孕前要做肛肠专科检查
记者了解到,有些产妇由于生产,导致痔疮掉出肛管外收不回去,这时她们会觉得痔疮是顺产“顺”出来的。对此,汤灵娇做出了解释,她表示,痔疮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按照病情发展分为四度。痔疮的“长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慢慢从一度变为四度。顺产时发力确实是一个诱因,但其实,产妇应该早就有痔疮了,只是产后更加严重。
汤灵娇表示,当出现一次痔疮后,“血管团”就会一直在。如果把“血管团”想象成一个气球,平常可能只是充气不足、血管淤血不明显,所以没有掉下来的“血管团”。一旦触发某一条件,如大便用力、生小孩用力等,“血管团”充气、变大,肛门藏不住就会掉下来了。
当“血管团”掉下来、塞不回去,且有大量出血时,就属于痔疮四度了。这时,痔疮患者会反复出血,且出血量特别大,有的患者因此重度贫血,甚至门诊上有出血出到晕倒、需要输血的情况。汤灵娇提醒,女性怀孕后本身就容易贫血,如果孕期因为痔疮出血而加重贫血,容易出现危急情况,且由于女性怀孕后,孕期用药受限,且无法进行痔疮手术,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如改善便秘、温水坐浴、手法按摩。因此,孕前做好肛肠专科检查,及时干预肛肠疾病尤为重要。
“孕前已有反复便血、肛门肿物脱出、便时肛门疼痛、肛门硬结流脓等不适症状的患者,备孕时最好找医生评估下,避免在怀孕过程中发生两难的情况。”汤灵娇强调道。
对于预防痔疮发作,汤灵娇建议,日常生活中,市民需注意饮食清淡,辛辣刺激的食物容易诱发痔疮;注意休息,不要太过劳累,如精神压力大、熬大夜、干重体力活等;保持大便通畅,上厕所不要持续过度用力。同时,注意适当活动,不要久坐久站、或保持一个姿势太久,避免静脉充血导致痔疮“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