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报:超负荷工作的胃其实很脆弱 不想胃病“找上门”就不要增加工作量
本报记者 陆八月
胃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每天的工作量都非常大。尤其当主人胡吃海喝后,胃总要超负荷工作。然而,看似强大的胃,其实很脆弱。大家常说的“十胃九病”,就贴切地表明了胃病的高发病率。当前,胃病已成为现代人的常见病,很多人一查胃镜,胃里多多少少有点炎症。
胃出问题了? 多半是幽门螺杆菌“作怪”
“胃炎”全称胃黏膜炎症,其可以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相比急性胃炎,做胃镜查出慢性胃炎的患者更多,其中还详细分为浅表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近日,市民南女士第一次做胃镜就被查出了慢性浅表性胃炎。
“以前也总感觉胃胀气不舒服,但没想到是胃炎了。”据南女士描述,原来,她每周都有应酬,总是会喝点酒,偶尔饭后会有胃胀气、反酸、烧心症状,但过一会就会好,且由于恐惧胃镜,尽管有时感觉胃不舒服,她也没当回事。前几天,她明显感觉胃里不适,反酸难受的感觉持续得比以往要久,于是才想到要前往医院进行胃镜检查。一查就是慢性浅表性胃炎,且呼气试验显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医生告诉她,之所以得上浅表性胃炎,除了她常饮酒之外,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往往查出浅表性胃炎的患者,都伴随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庄剑波表示,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上最多见的慢性胃炎之一。目前其病因还没有明确,但国际上公认幽门螺杆菌是它反复发作的一大诱因之一。有数据显示,在浅表性胃炎患者中,70%-90%的患者都合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说,多半浅表性胃炎都存在幽门螺杆菌“作怪”现象。
“除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之外,胃反流、不良的饮食习惯、自身免疫力差、过量饮酒、抽烟、精神压力大等也是造成浅表性胃炎的原因。”庄剑波说道。
萎缩性胃炎会发展成癌?
不一定!
庄剑波介绍,从浅表性胃炎的字面意思来看,其属于慢性胃炎中炎症较轻的一种类型,此时胃黏膜处于轻度受损状态,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的症状,如吃了饭就肚子胀、胃里有时隐隐作痛、爱打嗝、泛酸水等,但这些症状并不是浅表性胃炎特有的症状,即使查出浅表性胃炎后,市民也无需紧张,遵医嘱即可。
“浅表性胃炎也称非萎缩性胃炎,而非萎缩性胃炎的另一面是萎缩性胃炎,其危害更大一些。”庄剑波说道。萎缩能不能“变回”不萎缩的时候,萎缩性胃炎是不是会发展成胃癌?目前,这两个问题是萎缩性胃炎患者急切关心的。对此,庄剑波给出了解释,目前还没有能让萎缩性胃炎“回头”的方法,治疗以消除导致胃萎缩的危险因素、让病情不往前走为主,而主要的危险因素就是幽门螺旋杆菌、过量饮酒、抽烟、精神压力等。
“从正常胃发生胃炎一直到胃癌的过程,有一条完整路径。”庄剑波表示,慢性胃炎发生后,如不控制、治疗,会发展成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进一步发展就会变为肠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后再是异型增生,最后才会发生早期胃癌、中晚期胃癌。“事实上,这条路径的发展是人为可控的,只要在途中去除可能导致病情继续发展的危险因素,就可以控制病情不往前走。”庄剑波说道。但不排除有胃癌家族遗传史的情况,这部分患者需定期复查胃镜。
“尽量避免伤害胃,就是给胃最大的保护。”庄剑波表示,没有“养胃”这一说法,对胃最好的保护就是不要额外增加工作量。她提醒,像近期青团子等“糯叽叽”的糕点十分应季,很多人喜欢多吃两口,但慢性胃炎患者、老年人人群记得少食,否则容易消化不良,增加胃的负担。